他说,二十多年前,大多数修院几乎没有开设任何拉丁文课程,「但过去十年,未来的司铎对学习这语言的意欲「大增」。
◎罗马学院新设神学史课程罗马圣安瑟莫(Anselm)大学开办的麦比伦学院,将于二○○二年设立有关神学历史的课程。课程主要是研究神学与历史的相互关系,由本笃会负责。
黄华昌还指出,开办语言课程也是一种福传的方法。他们会以圣经经文作为教授材料,吸引当地华人学习天主教信仰。
高中毕业后到马来西亚槟城大修院研读哲学课程,结束学业后又在新加坡的大修院读完神学。吴成才神父于1985年5月1日晋铎,为新加坡总教区服务。
课程邀请呼和浩特教区的武红军讲解灵修(参考天主教教理卷三第一部分)。包头教区徐成裕神父讲解教理我信圣而公教会等信仰(参考教会组织机构内的信仰)。
首先是关于宗教教育的问题:马来西亚教育部下令从2013年9月1日起学习伊斯兰的课程将被列为必修科目,即使在私人高等教育机构也不例外。
他说中国内地随着城市化而衍生不少婚姻挑战,香港教会为内地神父修女提供相关课程期间,亦会分享香港的婚前及婚后培育方法。
但是,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夫妇们的心门逐渐打开。通过反思感受、个性认知、自我突破等方式,寻找新的沟通途径——写情书。
天主教教育事务处宗教及道德教育课程发展中心总课程主任陈乃国期望,教会内关注爱与生命教育的团体,能够合作为牧者、教师、家长等提供持续的培育,让他们帮助青少年建立正面价值观。
并指出,“普遍准新人在临近婚期时才参与教会举办的婚前培育,要全面认识婚姻,只得数次的培育课程并不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