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父母对自己子女进行道德和宗教教育的权利。我希望对此提出自己的立场:我拒绝任何试验形式的儿童教育。不能拿儿童和青年做试验。他们不是实验室里的试验品!
如果我们不提高,将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不能为社会提供丰富的信仰资源,不能满足于那些在道德与信仰上寻求至善的人们的精神需求。 我们应听从主的召唤,在面对教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之时,不必害怕!
他们不仅在道德方面如此,在人情世故上也一样,这样盐就失了味。我们看到有些基督徒团体,甚至有些基督徒自称是基督徒,却无法也不懂得为耶稣基督作见证。
冷淡的道德生活最大的谬误是,相信我们唯一的责任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消除邪恶。
这样一来,正如教宗在爱的圣事劝喻中所说,感恩圣事激发我们道德的活力。
另一方面,尽管在日耳曼文化与罗马文化间存在古老的对抗,以及历史上的冲突,但也有许多对教宗的期待与爱,教宗接着说:「也有着对天主教会信仰很大的共识,越来越多人相信我们需要道德的力量,我们的时代需要天主的临在
他恢复道德、滋养德行、安慰受折磨者、加强微弱者的力量。
思想逆反,质疑美德传统,践踏道德阵地。……这些不胜枚举的种种现象,竟已表现为社会常态,而且大有广泛化的趋势。面对如此种种,作为教友的你我,该做何感想?
尊重别人是一种礼仪,尊重别人是一种素质,尊重别人是一种修养,尊重别人是一种文明,尊重别人亦是人人皆应该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十字路口上的耶稣于人性和神性的矛盾中冲突着、犹豫着、徘徊着、艰难地选择着……而这困惑的处境,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避免的,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俗世的物欲与道德伦理的较量,有多少难以割舍与无可奈何的纠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