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据罗马时代作家阿诺比乌斯于公元三百年左右写的“驳斥异教论”中说:传教工作遍及印度,赛里斯(丝国)、波斯和米底斯。古罗马时代西方人称中国为赛里斯(seies丝国),但阿诺比乌斯的说法再无任何佐证。
正如法国作家米契·郭安神父在《三度生命》一书中讲道,“在每一次受苦的经验中,你都能与救主相逢,经由痛苦,他要求你与他一同拯救世界。”
教宗访问肯尼亚的另一个重要时刻,是前往内罗毕的坎吉米(Kangemi)贫民区探望穷人。教宗在那里发表的讲话会沿袭他留给玻利维亚人民运动的讯息。随後,教宗将与该国的青年会晤。
之後,三位宗教领袖将前往莱斯沃斯岛首府米蒂利尼(Mytilene),会晤该城居民和希腊天主教小团体。教宗将在这个机会上发表讲话,三位宗教领袖将为遇难的移民祈祷,静默一分钟,把三个花圈投入大海以示哀悼。
耶肋米亚先知也曾这样,他向上主发脾气,但从不亵渎上主。神枯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情况,程度或深或浅。
纵使你们觉察到,你们如同耶肋米亚先知那样,在你们少不更事的年纪,天主便鼓励你们前往祂派遣你们去的地方(参:耶一5-8)。」青年改变事物的意愿和他们的慷慨付出有助於「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共筑中国梦暨天主教书画艺术展获奖作品名单书法类一等奖上海潘国敏《献身生活年祈祷文》二等奖天津段良《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天津马崇年《敬爱天主善度人生……》天津徐治平《敬畏天主……》河北张家口米建宙
教宗随後转到《耶肋米亚先知书》的章节,说:凡信赖世人,以血肉的人作为自己的臂膊的人,也就是说,凡信赖自己可以管理的事务,信赖虚荣、骄傲和财富的人,必会远离上主。
耶肋米亚先知就是这样一位受了大苦却仍然忍辱负重、坚贞不移的天主的战士。作为天主在世间的代言人,他似乎一直是个可怜的失败者。为了宣扬天主,规劝以民悔改,他放弃了自己一生的幸福,终生未娶。
值得一提的是:为本次司铎避静,咸阳李志养教友慷慨奉献了三千元生活费用,本堂区的会长、教友和门徒班的四位义工全力以赴、不辞辛劳,每日三餐,还精心细致地准备了各类瓜果,每日也不断有教友为支持教区这项工作送来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