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研究此案的册封圣人部医疗委员会的文生·比洛塔(VincenzoBilotta)于十二月廿一日说,病人的肿瘤在骨盆部位,生长迅速,不适合接受手术。病人住在仁爱修会办的疗养院。
她采取一系列革命性管理措施,令当时的人士叹为观止:她强调病人舒适第一,重视护士的福利。采用拉铃的办法召唤护士;在厨房设置绞盘,以运送膳食给病人;并采用批量采购以节省支出;又主张新鲜调配果酱等。
春暖花开,一间间新房平地而起,多少病人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看!那一个个带着天使般笑容的修女们,她们怎么一点儿也不害怕这些有残缺肢体的病人呢!
我们来到她村庄,看到那些简陋的房子,看到那些有气无力的病人,在接着我们进到她们家中,一切更明白了,是贫穷给他们带来了灾难,家庭的痛苦与破碎,及人群中的歧视和生命的丧亡。
我同病房的是肝癌晚期,肝腹水的病人,他告诉我他已经死了一次了,大约还有一个月的生命。我为他能看破生死关而钦佩,我介绍了我信天主教,相信灵魂不死,相信永生,我希望能在他的人生终点时对他有所帮助。
多少人因您的帮助,摆脱了困境;多少学生因您的资助,而重返课堂……您还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搜集了很多偏方,治愈了很多病人。那些老弱病残者更是您关心的对象,您每次回家都有很多穷人病人来看您。
将100余套棉衣、300余斤面条及水果、糖等,一一送到了每个病人手中。周修女年逾古稀,她就像印度德肋撒修女那样关心病人,多次前来慰问麻风病患者,并与他们亲切握手交谈,患者都非常感动。
子女们孝顺,隔三差五给两位老人买鱼买肉,大娘做好后自己舍不得吃,上顿下顿留着给病人吃,任你怎么劝,她也从不吃一口。
病人转危为安后,医生建议转院手术,于是母亲由镇医院转到盟医院。盟医院说:需要导管手术。
坦桑尼亚的玛丽•费德里科修女代表她的病人感谢奥地利宗座传教善会,表示当病人知道奥地利还有人关心他们时,他们的病就已经好了一半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