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的教义认为罪分有大罪和小罪,大罪即该死罪,是使灵魂死的罪;小罪是不致於死的罪,可以在炼狱炼净。
但是从初期基督徒团体开始,人们便受到诱惑,试图在无偿之外寻找力量,而事实上我们的力量正是福音的无偿性。教宗还说,教会内常常有这样的诱惑,使人产生一些疑惑,认为宣讲福音好似改变宗教信仰。
教宗接着列举其它的准则,第八个部会互补、第九个众议精神、第十个公教性、第十一个专业化,以及第十二个分辨能力。关於众议精神,教宗指出,圣座的工作必须具有众议精神,部会首长的例行会议由教宗主持。
这种和平相处和宗教性紧张的现象永远会有,不应该予以强调,但也不可不顾及,因此,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多下功夫。
教宗称这位圣人为打击异端的勇士,有能力维护宗徒传承的纯正性。关于宗徒传承的公开性,教宗说:“宗徒的传承是公开的,而不是私下秘密的。圣依勒内毫不怀疑教会所传递的信仰是来自宗徒和天主子耶稣基督。
这个方才诞生的教会的主要活动是祈祷,它从上主那里接受它的合一性,并受上主的意愿所引导”。
祈祷强调了承认司铎职务的超性来源,承认司铎职务在教会意识中成熟。
基督在我们的洗礼中,因圣神而赦罪,再因圣神提高我们心灵生活的本质,而进入超性世界,接受基督的天主性生命;当心灵有了天主性生命,我们的心灵就和基督结合成一体;基督在我们心灵内,天主圣三也在我们内。
《和平于世》通谕的前瞻性、融合性、变通性影响着后续发布的十六项文献:即四项宪章,九项法令和三种宣言。
(路13:33-37)转变和忏悔在将临期,我们回忆我们的罪并忏悔,主,使我们转向你,让我们看到你的面容,我们将被救赎。因此,办告解是预备自己为主的来临的一种特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