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的最多的就是好好爱天主,爱人,守好规矩,让耶稣喜欢。这是她一辈子的生活准则,她虽身在尘世,但却心系天乡。之后她满心喜悦地在天主父及众妹妹前,宣发了终身圣愿。
教宗表示:我喜欢把传播的力量界定为做近人。 教宗的反思继续以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为线索,进一步指出:传播若以导向消费或操纵人为优先目标,我们就会面对暴力侵犯,一如遭强盗击伤丢在路边的那人一样。
在阿尔及尔地区的长拜尔有一种猴子,非常喜欢偷食农民的粮食。当地农民发明了一种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把一只葫芦形的细颈瓶子固定好,系在大树上,再在瓶子中放入猴子们最爱吃的花生,然后就静候佳音。
我们敬重她、喜欢她,处处让她“为我等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痛苦是人人都不喜欢的,但是人人都避免不了痛苦。除了天灾带来的痛苦,比方说地震、台风等等,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而人祸方面带来的痛苦,则往往是人自己制造的。
上世纪的五十年代,人们都很贫苦,一分钱也要计划着用,可教友们还是把节省下的买菜钱放进那个布兜里,有元票,更多的是毛票儿,大人们说这在行哀矜,他们都在做耶稣喜欢的事。
问:教宗喜欢与所有的人交谈,甚至与在最遥远地方的人交谈,但同时也不放弃宣讲真理。您如何看这并不容易做到的事?
把我喜欢的东西给他。耶稣才是最重要的。”母亲紧紧地搂住女儿,喜悦与欣慰的泪水夺眶而出,莹莹的泪光中,她似乎看到又一颗信德的种子在她的呵护下,正在茁壮成长……
相反的,有些教友喜欢拜苦路,默想耶稣的苦难,却忘了耶稣光荣的复活,也是不健康的。因为我们基督徒的生活充满喜乐和希望,健康的基督徒注视着复活的光荣和天堂永福,勇敢地走十字架苦路,迈步前进。
天主接受第一项礼品,但他更喜欢后者。因为给天主献礼时,只有献礼者自己受益,而济贫时,受礼者也同时获利;献礼能是一种自夸的机会;但是赈济穷人纯粹是一种爱德的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