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修生命的途径上,没有比一个人沉醉于虚幻中更为可悲,因为生命的滋润是靠着人与现实生活及上天真理的关系而维持的。一个以虚幻来充实自己生命的人,将被困饿而死。
信仰告诉我们,全能慈善的天主创造宇宙万物的本意不是灾难与痛苦,而是和平与喜乐;耶稣传扬的福音不是战争与仇恨,而是平安与爱心;我们基督信徒要为和平贡献力量,要为和平不懈祈祷。
教宗本笃十六世强调这个占礼所庆祝的是信德的奥迹,唤起人的崇高使命,因为人被在十字架上赎了我们每一个人罪的基督提升到天主跟前。教宗表示,耶稣升天有双重意义。
教宗向委员们说:“没有任何人所制定的法律可以推翻造物主天主写在人心中的准则”。教宗这篇讲话的内容都集中在基督信仰的伦理道德观和自然法律的价值,这两者是对抗今日甚嚣尘上的伦理道德相对主义潮流的堡垒。
如果一个人心里情愿做一件事情,正好长上也吩咐他做这件事情,那么他顺应了长上,这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听命,因为这是出于他自己的心甘情愿,正符合了长上的命;如果一个人不是心甘情愿做一件事情,但长上发了命,他处于服从去做了
教宗指出,这些人的第一个特点是坦诚,这种坦诚里包括了力量和勇气。
教宗接着表示,在《圣咏集》中找不到虚幻和抽象的人物,圣咏不是在书桌上创作完成的作品,而是源自于人向天主的呼求,往往从人类痛苦生活的经验中发出。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了天主的国舍弃了房屋、或妻子、或兄弟、或父母、或子女,没有不在今世获得多倍,而在来世获得永生的。”(路18:29)痛苦也不在乎病、残与灾祸。
措利希总主教在弥撒讲道中表示:「教宗职位对若瑟•拉青格来说﹐从来不是一个目标。从他获擢升为枢机开始﹐他顺从天主圣意﹐并始终认为自己是教会的仆人。
关于这些问题,教宗说:信仰的语言不是已成过往的历史古董。而神学如果完全退居到历史中,将使今日的信仰留在晦涩的幽暗中。教宗解释以理性作为判断一切的标准,以此称为科学,为信仰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