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主日的福音中(若1:6-8,19-28),我们读到洗者若翰为了与天主的选择保持一致,接受了自己的“自我空虚”。洗者若翰本可以透过赋予自己一个伟大的角色(“我是天主派来拯救你们的人!”)
走在圣召的路上,需要不断地牺牲自我,并在牺牲自我中去实现自我。
教宗一再表示,基督徒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走出自我和自恋,将耶稣置於中心。这是不易行走的旅程,因为我们总是罪人。教宗说:我们有阴暗的时辰,也有失败的日子,有时也会跌倒。人总有跌倒的时候,但不必害怕失败。
教宗说,耶稣的体血“让我们有勇气走出自我,怀着爱来对待他人的脆弱。就如天主为我们所做的一样,这就是圣体圣事的逻辑:我们接受耶稣,祂爱我们并治愈我们的脆弱,并在他们脆弱时帮助他们。”
对话是藉着言语走出自我,聆听对方的话。这样,双方发出的言语就能相会,两个思想也能相会,这是行程的第一步。言语相会後,心也就相识,并开始友好的对话,以握手为结束。言语、心和手,就这麽简单!
教宗表示,每当事情不顺时,即使难以应对,我们也要走出自己,跟随上主。祂使我们强壮,把我们从流沙中救出,好让我们伸出手来,举目注视那真正爱我们的人。光走出自己还不够,我们还需知道走向哪里。
唯有克服个人主义,包容最脆弱和被边缘化的人,诸如移民和难民,我们才能在走出危机时变得更美好。这些是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移民与难民事务处副秘书长切尔尼枢机在线上研讨会中强调的重点。
并且塑造一个坚实的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从而抵制住了不思上进,随波逐流的危险,没有让灵魂离自我越来越远。当我一次次地违背自己的初衷,苦苦追逐与寻觅,企图要追寻到一个心灵之外的世外桃源。
若不祈祷,当权者就会封闭在自己或党派以自我为准则的意识中,无法走出这个圈子,他是一个自我关闭的人。然而,若当权者看到真正的问题,持有这下属的意识,就会知道还有另一位比他更有权力。
每个主题之间环环相扣,老师们的分享让大家更深层次地懂得了婚姻真谛,发现了自我的不足,更多地了解并理解了自己的另一半。久闭的心门借着恩宠的浇灌向对方敞开,使夫妻走进了彼此的内心世界,多年的心结得以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