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年龄最大的要数赵修女,她今年已96岁了,虽然耳聋眼花,脾气有点古怪。有时我们跟她讲话,她听不清楚,就气得要命;什么东西没给她放好,也是如此。但她每天都要求参与弥撒,我们便带她到堂里。做好后。
由于老人脾气古怪,骂医生也骂旁人,最后医院怕影响其他病人不要他了,没人管他,我们就把他送到个人开的老年公寓,继续给他帮忙。
自从参加了门徒班,在生活中一改往日的脾气,知道了感恩、包容、宽恕和爱家人,努力使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她这才真正尝到了信仰给家庭带来的平安、和谐与温暖。
放在摇椅上,这个女孩儿刚刚安静,那边有一个女孩忽然大发脾气抬手打了葛老师一巴掌,葛老师还没反应过来,那女孩竟还委屈地哭了。马利亚老师搀扶发脾气的女孩到另一边温和地教育她,一会儿这女孩来给葛老师认错了。
有节德的人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暴躁脾气,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总能看到他平和且微笑的面容。事实上,有时愤慨是必要的,但总是要用正确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恰当的程度,正确的方式”。
以前虽听说过梁铎,但却不了解他的脾气性格以及他的为人处事,只听得一些教友说:梁神父能干,以前是河北邯郸备修院的院长,梁神父灵修特别好,梁神父讲道理总是能打动我的心等等的评论。
就在这时,又滚下一块石头砸在那人头上……第二天,瘦老头对舅爷说:昨天不知为啥,我脾气大得很!舅爷的家地势较高,一天住在下面的人请他去看病。等他收拾好药箱,那人已不见了踪影。
其实,除了维护教会的真道以外,其他生活中的不同看法,不要与人争对错、论高低,说话更要和言悦色,谈吐文雅,见哪类人说哪方面话让每个人都觉得舒服,都没有反感,与各种脾气的人都能相处得很好。
若瑟却不如此,他虽为圣家之长,却对圣母和耶稣有礼有节,从不口出怨言、乱发脾气。在耶稣十二岁的时候圣家三口一同去圣城过逾越节,结果在归途中不见了耶稣。经过三天的苦苦寻觅,在圣殿中找到了耶稣。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教友的丧事,死者的丈夫给我们讲述了他们结婚50年,他的妻子从未发过脾气,也从未和别人发生过口角,这真是忍耐的一个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