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天的记者会上,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秘书长迪菲蒙席强调了各种脆弱。他说:「我们的身体和社会都相当脆弱:我们不能继续相信人人无所不能,不受大自然和气候的侵扰。
教宗说,耶稣的体血“让我们有勇气走出自我,怀着爱来对待他人的脆弱。就如天主为我们所做的一样,这就是圣体圣事的逻辑:我们接受耶稣,祂爱我们并治愈我们的脆弱,并在他们脆弱时帮助他们。”
教宗也念及所有病患,特别是那些6月27日在医院等待他来访的人。教宗因身体不适,致使他取消这项活动。他说:我理解负责人和那些为这次访问努力和热情工作者的遗憾。
因为圣经上说:“温良的人是有福的。”(玛5:4)信德季刊上的“赴欧洲朝圣沉思曲”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具体事例。文章说:我们走访过的这11个“坟场”(国家),约有2.5亿只“羔羊”。
「我们的使命是要尽力把脆弱变成拥抱受伤人类的机遇,彼此接纳、携手前行:这是教会对我们的要求,是世人对我们这些修女的盼望」。
教宗说:“所有人都有一个脆弱的生命。昨天,我默想《天主教文明》杂志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谈到我们共有的特征就是脆弱:在脆弱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都是脆弱的,在某个时刻这脆弱把我们带向死亡。
潘神父感叹说:怪不得我们的教会发展慢,原来我们连自己的人都不接纳,何况外人呢!如果是慕道者来碰到这样的看门人,人家还会再来吗?有的堂区还写出:谢绝外教人参观。这些堂区到底怕什么?
记:熟悉您的人都知道,您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造诣,这点是受家庭的影响吗?徐:我爸爸在我九岁的时候去世了,死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千字文》、《三字经》、《幼学诗》这三本红皮书,这是最宝贵的遗产。
实际上,这些善工证明基督徒不是在憔悴和疲惫地等候基督的最终来临,而是每天与祂相会,在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认出祂的面容。
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判耶稣死刑的人是谁,他最后又得到什么样的报应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有关那个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