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极重要的信件,极度强调不能把信仰缩减为口头上或抽象的声明,而应该落实在具体的善行上”。这就是说基督信仰是个具体又实践的宗教,有崇高的价值,以基督的十字架为基础,不是空洞的泛泛之谈。
因此,每个企业都应以人为本,不是抽象、虚幻或理论上的人,而是具体的人,一个有梦想也有所需,有希望也有疲劳的人。」关心具体的人会包含许多重大的选择。
教宗指出:应当承认,‘我们就婚姻提出的神学理想有时候过於抽象,甚至是空言,远离家庭所面对的具体处境和实际情况。
“他的教导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亲身感受了天主仁慈的经验、并对人的灵魂有着深刻的认识了解”。“他的秘诀也十分简单,做名副其实的天主的人”。曾经接受过他的教导的人中,有圣鲍思高神父。
另一方面是思想的终点:分辨有其发展历程,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明白什么对我们有益,而非抽象和笼统地认识到这点。于是,教宗说道:“人在分辨以前拥有一段经历、一段必须认识的经历,因为分辨不是一种神谕或宿命。”
分享环节中,几位姊妹先后登台,深情讲述了德兰姆姆生前的动人事迹——那些她为贫病者擦身、为孤独者陪伴、在苦难中坚守信仰的片段,再次让在场众人受到心灵的震撼,更深刻体会到“爱”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日常的点滴付出
这种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一直影响着教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教会,许多改革开放后的司铎接受的神学陶成仍是延续脱利腾时代的培育模式和神学科目。一些神学观念影响着司铎的福传方向、方式和态度。
我们的信仰不是一种抽象的教义或一种哲理,而是与一个人建立的重要和圆满关系,祂是耶稣基督,天主的独生子,为救赎我们降生成人、死而复活,生活在我们当中。我们在何处能遇到祂呢?
因此,神学无需总是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也可以运用谚语、舞蹈、艺术作品、叙述和电影。
从耶稣来到世界后,我们就不能说我们不认识天主,不能把祂当作一个抽象、虚无、纯为指代名称的东西。 教宗还说:耶稣是我们的和平,我们的和解!但这和平不是死亡的和平,也不是中立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