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谈圣洗圣事,指出圣洗圣事并非流于形式,而是必须牢牢记住的一项举动,因为这圣事恩典带给基督信徒生命无人能熄灭的希望。 领洗的日子无疑是基督信徒美好,甚至幸福的纪念日。
虽然确实存在一些获得大赦的条件,例如在适当的时间妥当告解,善领圣体,按照教宗的意向祈祷,念一段《天主经》和《信经》等等,但最重要的是心灵的悔悟,这是在天主和近人面前完美的爱的举动。
问:抗议举动的背后意含是什么?答:具体理由得问那些抗议的人。不过,我不认为民众会重视这件事。因为这些表面看来英雄式的抗议举动,和议员在议会讨论其他重要事件时缺席的作法雷同。
参加今天教宗接见的阿根廷随军司铎奥利韦拉主教兴奋地向本新闻网表示,他对这次交换圣母雕像的举动感到非常高兴,这对那些于1982年战争冲突中阵亡士兵的亲人们尤其重要。
今天举行的庆祝活动和在普世教会的中心种植一棵亚西西的圣栎树是强有力的象征性举动,也是“传达受造界时期重要性的”契机。
该主题旨在“强调关爱近人的这个面向:爱需要具体的关怀举动,借以分担他人的痛苦,尤其是患病者的痛苦,他们往往因贫困、隔离和孤独而处在脆弱当中”。
而在他们的不经意间,这微小的裂口越变越大,及至有一天出现可怕的后果,想要挽救已来不及了。如果在裂口还小的时候看出它的危险,预防挽救,便可以防患于未然,避免了那极可怕的结局。
这是公义的光,明察人心的光……我看到了我所犯的一切一切的罪过和极其微小微小的过失。我感到浑身在打颤,恐惧不安,内疚焦虑,无限的悔恨涌上心头。
教宗表明,最能令我们喜乐和传达喜乐的正是那些最微小的细节。藉着这些微小细节,人们可感受到司铎乐於帮忙,也敢「占用他的时间」。福音在被宣讲的行动中「成了喜乐又慈悲的真理。
这对于人类的期盼是一个惊喜,也是值得领会的一个美好讯息,因为上主看重微小和卑微的事物,要求我们内心贫穷,不骄傲,“一如荒野是贫瘠的那样”。洗者若翰在荒野中准备基督的来临,宣讲悔改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