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当我们把希望寄托於安逸时;把希望寄托于自私主义,寻求私利而不为他人服务时;把希望寄托于财富或世俗的薄弱保障时,一切都将瓦解。上主会亲自将之毁灭。
首先,教会说:我们同属一个人类大家庭,因此我们彼此友爱团结;并且超越国界和人定的隔阂,我们必须检视什么才是群体的公益:不是从私利的观点,仅从个人生活的狭小空间以管窥天,而是为人类家庭的和谐公益。
他们以超越个人和党派的私利来服务社会。团体利益大过个人利益,而基督徒也应当为新公众伦理的诞生做出贡献。」
教宗最后表示,祈求上主宽恕我们对许多兄弟姐妹的冷漠,宽恕我们因固守私利而怀有的麻木不仁的心,并祈求上主宽恕那些制造悲剧的人们。
人心一旦堕落,社会生活就会蒙受严重的後果」,成了耶肋米亚先知所说的,「只顾私利,只知流无辜者的血,施行欺压和勒索」(耶廿二17)。教宗表明,「这种情况的改变无法单靠理论或是社会及政治改革。
金钱和私利造成分裂。在家庭内也是如此:多少家庭为了遗产四分五裂,家人不再彼此嘘寒问暖?」另一个使团体分裂的是虚荣,「想要高人一等的欲望」。法利塞人这样祈祷:「上主,我感谢祢,因为我跟旁人不一样。」
他们既不欺压也不贬低他人,无意掌控和统治一切,也不强行损害他人的个人主张和私利。这些人不受尘世思维的赞赏,在天主眼中却是珍贵的,天主使他们承受恩许的土地,即永恒的生命。”
当我们在工作中面临利益诱惑,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私利时,要想到天主的教导,坚守道德底线,拒绝罪恶的侵蚀。这一教诲还强调了对信仰的忠诚和对天主命令的绝对服从。
你们尽早起床尽属徒然,每夜坐至深更图谋打算,为了求食经过多少辛酸;天主所爱者却好生安眠。”
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