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4:24)这里的经文让我们看见人具有天主所赋予的圣洁、良善、公义、公平、慈爱、信实等品格,这在人堕落之前更是能彰显出来。
(路18:12)主耶稣对他们的这点功德还是肯定的,只是说他们做得不够好:因为你们捐献十分之一的薄荷、茴香和莳萝,却放过了法律上最重要的公义、仁爱与信义;这些固然该作,那些也不可放过。
若望二十三世在梵二会议的开幕礼上正是把慈悲作为关键词,勉励整个教会克服一种诉诸公义的逻辑。诉诸公义虽然合乎情理,却往往使教会的视野变得狭小,阻挡教会的进程,可能也会使教会的经验变得枯萎。
我们与人交往时,会潜意识地考虑利害、得失,有利有得就是朋友,无利无得就是陌生人,不服从、不阿谀自己就是冤家对头,对自己利益有害有失的就是敌人……我们常常表白要服从天主的公义,
「这是世界经济结构性不公义的广大受害者遭遇的贫穷」。再者,不少穷人羞于让人看到自己月底捉襟见肘。「许多中产阶级的穷人躲躲藏藏地来到明爱会,偷偷摸摸地提出请求,心中羞愧难耐。」
成义“使我们进入救恩的漫长历史,彰显天主的公义。面对我们不断地跌倒和欠缺,天主却没有放弃,而是要使我们成义,并以恩宠这样做,就是藉着死而复活的耶稣基督的恩典”。
特别解释了教会常误解的敬畏神恩,是天主圣神不断提醒信友认清自己作为受造物的卑微,从而在天主前起敬畏,害怕犯罪伤害天主无限的美善,而不是害怕天主的公义。
特别解释了教会常误解的敬畏神恩,是天主圣神不断提醒信友认清自己作为受造物的卑微,从而在天主前起敬畏,害怕犯罪伤害天主无限的美善,而不是害怕天主的公义。
我们在天上的母亲,你为我们彰显了天主的公义和智慧,我们将此峰会交托给你。
例如,他本着基督信仰爱德和公义,在都灵就读大学期间选择采矿工程专业,为能接近生活非常艰苦的穷人和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