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沧州教区的杨树敏教友是一位朴实的农村妇女,目前在河间市卧佛堂平安养老院服务,她的儿子杨静思修士是家中独子,不满2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母亲抚养长大。
有一天,儿子离得还很远时父亲就看见了他(参阅:路十五20)。这意味着父亲每天都爬到高处,看看儿子是否归来!他一看到儿子便动了怜悯的心,跑上前去,拥抱他,亲吻他。多麽温柔的父亲啊!
最近,媒体刊登了一篇题为《弃子》的报道,大致是说一男子冲进医院暴打医生,原因竟是医生救活了他刚出生的儿子。该男子认为自己的儿子因出生时严重缺氧,成为脑瘫的可能性极大,故让医生放弃抢救,令孩子自然死亡。
途中,儿子一路上都听到老母亲折断树枝的声音,他心想,一定是老母亲怕被遗弃后无法识路下山,因此在沿路做上记号。”他不以为意地继续往深山里走。
丘索维金娜可以告诉你,当33岁的她在体操场上拿到一枚跳马银牌的时候,她幸福地说:我为自己得到这枚银牌而自豪,而我会将这枚银牌带回家,送给我的儿子。 这是一个坚强的母亲的故事。
她坚持不留,说回家再向儿子要。我怕老人受委屈不同意,她一急,指着刚从我身边走过的一个兄弟说,这是我儿子,今天来教堂补坚振。接着她对儿子说:快谢谢恩人,是她给我祈祷好的。
(弗6:1—3)曾经读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儿子因为母亲病重,急于回家探望,由于当时正值春运高峰,买不到票,于是,儿子心急如焚,就骑摩托车带着妻子回家探望母亲。
但我信德根子扎得不深,在家很少祈祷,白天和教外人凑在一起,经常玩麻将牌赌个小钱,和老伴、儿子媳妇耍个小脾气。去年初冬,我患了重感冒,发高烧,请诊所大夫到家里打点滴,但不见效果。
今天福音讲到两个儿子,父亲要求他们去葡萄园工作(参阅玛21:28-32)。其中之一马上回答“是”,但后来没有去。另一个说不,但后来悔悟,反而去了。对于这两种举止要说什么呢?
有一个新教的姐妹,她有一个吸毒的儿子,已经三进宫了,屡教不改。为此,这个当妈妈的没有少为儿子操心,也没有少为儿子祈祷,可是功效甚微。为此,我拿了本《玫瑰经》及念珠送给她,告诉她念玫瑰经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