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主教在圣道礼仪中,以德肋撒嬷嬷援引慈悲之道,又以青阳堂修缮奉献为资,鼓励广大教友继续坚定慈悲之心随主同行,教友们纷纷颔首。
6天的培育课程除讲授:教理—福传之则、灵修—福传之魂、圣经—福传之道、圣事—福传之根等课程外,还安排了见证、活动及小组分享等内容。并有6位神父、8位修女、3位修士全程参与陪伴教友。
汇演中,12个团队演出了《十个童女》《肋未的悔改》《宽恕之道》《贤士来朝》等剧目。
当天的主日福音记述耶稣设的一个比喻:天国好比一个君王,这位仁慈的君王赦免了仆人欠他的巨债,然而,这个仆人却没有照样做,没有免去另一位同伴欠他的小钱,反而把他下在监里。
教宗解释道:“如果我们存留在天主坚实的爱中,就能看到奉献生活之美,神贫愿‘使人获得最大的自由’,贞洁愿是‘不占有的爱人之道’,服从愿是‘以耶稣的方式’战胜混乱无序。”
圣若望宗徒记载耶稣的话说:‘谁若事奉我,就当跟随我;如此,我在哪里,我的仆人也在要那里;谁若事奉我,我父必会尊重他’(若12,26)。
苦难会令人疲惫不堪,天主会怎样对待他疲惫的仆人?是给与他们丰富的物质赏报,还是让其在别人的追捧和赞美中得到满足?
《周易》释道云:“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荀子在《劝学篇》中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圣经饱含天主的智慧之道与信仰之道,圣经阅读有助于孩子们在智慧及在天主和人前的恩爱上,渐渐增长(路二52)。
冲突不是解决问题之道,与人相遇和对话的能力才是。 教宗表示:我衷心愿意向这冲突中所有遇难者、向那些受苦的人,尤其是儿童,以祈祷表达我的亲近和关怀。希望大家始终保持和平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