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坐在公园的长凳上,专心地读着《圣经》,他不时地赞叹道:哇,上主太伟大了。一位路过的人听到男孩的喊声,为破除迷信,炫耀自己渊博的知识,他故作不知地问男孩:你为何如此高兴?你知道上主吗?
这是今天清晨教宗方济各在圣女玛尔大之家的弥撒圣祭讲道中指出的,梵蒂冈广播电台做出了报道。反思《依撒意亚先知书》最后记载以色列人在巴比伦流亡后的痛苦时,教宗指出人民需要安慰。而上主本身的临在安慰了他们。
不少朋友,常会有这种感觉,以为生活在这个世界,是一件痛苦的事。
他强调,专制的思想今天仍然存在,它会杀害人的自由与良心的自由,应当保持警醒并为此祈祷。 当天的弥撒读经一选自《创世纪》,讲述天主向亚巴郎承诺他将成为万民之父,但亚巴郎和他的后裔必须遵守与上主的盟约。
徐汇区文化局多方索证,确认后在今年国庆前夕镌刻在徐光启墓前十字架基座面南的两块汉白玉上。消息传出,引来了众多参观者,徐光启墓志铭的再现,引起社会各界的反响。
人生路途崎岖,能有信心和勇气去跨越困境,不断面对挑战,要赖上主的扶持和不断的祈祷。我和丈夫都是婚后才认识主的。由于丈夫体弱多病,孩子又年幼,我在精神和体力上的负担较重。
“我们不需要一个坐视不顾的教会”,而需要一个如同盲人巴尔提买那样的教会,扔下“心灰意冷的外衣”,将自己的盲目托付于上主,站起来,“跟随祂且与祂同行”,“倾听世界的呼声,弄脏双手去服事上主”,将“福音的喜乐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后来它们成了罗马人的战利品,被雕刻在罗马的胜利纪念碑上,至今可见。毫无疑问,灯台自始便成了以色列民族的象征。考古学家在圣地发现了许多这种象征性的物品,尤其是在建筑物或在棺材上。如今它也出现在邮票上了。
25年的那种生活,对我来说,心情上、心理上,都有不小的阴影。但是时过境迁以后,风中残烛的我,对过去的观点和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中国教友以经本念经祈祷参与礼拜的方式恐怕有几百年上千年的传统了。教友进堂首先跪下念很多的经文,可是念经时每人的心是否按经文意思心向天主呢?口在诵念而心不在焉者似乎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