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受制于恶的平庸性,当人云亦云的时候,要有思辨能力,从天主那获得足够的力量,做出正确的选择;即使面对整个世界的排斥,依然坚守本心,回到有良知负责任的生活中,度守盟约的生活,努力传承天主的真信仰给下一代人
在某些国家,建立如此单位是个重要的新颖之处,因为有些成员尚未培养彼此的真正共融,有时互不理会或彼此排斥。相反地,另外有些国家中的现存架构反映出真正的共融。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不会有任何改变。
耶稣的第一个要求涉及亲属关系,当“家庭成为我们认为正确和良好的决定性的准则时,我们就为一些行为辩解,甚至看作是‘神圣行为’,而这些行为导致特权和排斥文化,例如偏袒、结党营私,以及贪腐”。
教宗向这些主教指出,「天主教会的共融是你们独特身分的一部分,有助于圆满实现这个身份,保护它不受诱惑,以免自我封闭,免得陷入排斥他人的民族本位主义」。
教宗说,天主邀请我们“对导致排斥行为的不义进行反思,尤其针对少数人的特权,他们为保护自己的地位而作出损害许多人的行为”。举例而言,“为了少数特权市场的利益,发展中国家不断地被榨干”它们的资源。
他不再是个遭团体排斥的乞丐,不再受到失明和偏见的奴役。他的复明之路隐喻著我们蒙召摆脱罪过的旅程。」这是一段从黑暗进入光明的旅途,教宗借以再次强调四旬期的深层涵义。
未来属于孩子们,“他们应与其他孩童一起成长,没有阻碍和排斥。他们应当有一个完整而自由的生活”。教宗称赞慈幼会团体展开的帮助罗姆人融入社会的工作。该团体自2008年起在罗姆人社区服务。
教宗进一步表示,正是洗礼使我们“完全获得教会团体的名分,并在没有排斥或歧视的情况下,让每个人都有可能大声说,我是教会”的一份子。这个教会不是一个完美的团体,而是在旅途中同道偕行、跟随上主的门徒团体。
创立这个组织的是位意大利传教士卡洛‧穆拉托雷神父,他以自己丰富的经验了解到文盲是贫穷和遭社会排斥的一个主要因素。从那时候起,“在世界上推动识字行动”组织在经济上支持了全世界数百项识字计划。
因争夺自然资源而发生战争更令教宗担心的是“武装冲突带来的人为与生态破坏,能产生中期和长期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对大自然的破坏首先使“最贫穷的人,边缘化的人和受排斥的人”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