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采访了伊州大学芝加哥分校哲学系的NealGrossman教授,请他谈谈为什么他决定教濒死研究的课程。他在讲课时,经常请有过濒死体验的人来课堂谈自己的亲身经历。
【天亚社.香港讯】意大利作曲家兼作家庞保颐,一月底从意大利来到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讲授「天主教音乐史」系列课程。授课期间他接受天亚社专访,谈论圣乐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信德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士江神父在欢迎大家的同时,以该所的最新调查结果为据,从内地教会20年来对教会礼仪学人才的培育成果和教会礼仪图书出版情况两个脉络,对内地教会礼仪本地化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近年来,香港教区为终身执事提供更整全的培育,除了加强个人的灵修培育外,亦特别重视教会社会训导的培育,帮助他们除服务教会外,还需要多加关注社会面对的种种问题,以圣职身分发挥在俗面向世界的角色,履行社会服务
读了四年中文系的她,毕业后一直做国文老师,在没有宗教培育背景的情况下就做宗教辅导室主任让她忐忑不安,怕是瞎子领瞎子。
慢慢形势好转,修会就开始从望会、初学进行阶段性的培育。1981年8月,我们有了第一批初学生,共7位,82年有18位,以后越来越多。1987年,一班就有29位初学生。
由此,为明年,即主教团指定的牧灵年期间展开献身生活圣召基本教育——初学培育——打下了基础。并已指定将在恩达姆灵修中心进行初学教育培育。
这所大学培育了并且继续培育众多青年成为能干和负责任的公民、谋求共同利益的建造者。
重振司铎培育与教育,将其视为亚洲各国福传之路。
这期学习班由教区牧灵福传与培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正刚神父讲授《天主教教理》卷二,李正刚神父从教理出发,结合牧灵工作为传道员员讲授七件圣事;邀请到了西昌教区圣家修会的段光菊修女讲授《传教学》,段修女从现今的社会环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