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必须实践正义和人性尊严的种种要求,因为缺乏正义就没有自由,若不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就没有正义。
他提醒我们,我们可以拥有更好的计划,更好的项目,以及构想现实的理论,但是我们如果缺乏慈悲的态度,我们的牧灵将半途而废。
实际上,缺乏教育有损人的尊严,可能使人变成剥削的对象。教宗说:我们想想许多仍在遭受文盲之苦的儿童,这令人无法理解,在一个技术与科学如此高度发达的世界,依然存在文盲儿童。这实在令人不解,这是不义。
任何人缺乏爱都无法生存,若认为爱是争取来的,这便是严重的奴役。教宗表明,当代人的焦虑有可能出自下面这个原因:他们认为如果自己不优秀、不漂亮,就没有人关心他们。
教宗说:「如果一名司铎没有每天接受上主的塑造,他就成了无精打采的司铎,在牧职上因循怠惰,既缺乏福音的热忱,也没有对天主子民的热情。
对此,教宗写道:「我鼓励你们坚持欣喜地扶助我们的弟兄姐妹,尤其是最贫困和弱小者;教育青年,他们在至今缺乏和平的环境中时常面临失去希望的危险;接纳年长者和照顾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实践慈悲善工。」
如果一个人把缺乏能力当作他不工作的理由,他必须小心那不是他的想象,而是他真正的问题。对于有思想能力的人来说,他们都应当从事某种工作。一个勤奋努力的人会克服许多困难。
在莫迪政府的管理下,印度的基督徒依然面临着严重的暴力行为,特别是在农村和缺乏警察保护的邦。上周,五名为基督教传教组织工作的妇女,在贾坎德邦的昆蒂县遭到绑架和轮奸。
这不是关乎性罪行的问题,而是涉及滥用权力,其次是沉默及对责任人缺乏制裁,以及沉默和免责羞辱著受害人。」
这样才能增加相遇的机会,克服许多次因无知或缺乏了解而导致的彼此不信任。这经常需要一段进程才能建立这种友爱关系。在这层意义上,教宗谈到他个人的经验,甚至他的一个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