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的世界里也是如此,那里很容易兴起过于鲜亮和突出的声音,有时也会出现哗众取宠的现象,因此教宗提醒我们要仔细识别。 教宗继续说,基督徒应该把信德的友好光芒带入社交网络。
因为,这样的做法,使神圣礼仪庆典变化无常,有时甚至会扭曲礼仪的原来意义。
在其中一些国家生活的基督信徒团体感到了害怕,有时甚至是极度的恐惧。这两个方面在教宗方济各的贺函,或圣座宗教交谈委员会的工作中是否有所体现呢?答:是的,两个领域中都有所体现。
很多开放的天主堂一般都明文禁止教外人拍照,害怕教外人把圣像拍去后以后会不恭敬,会对天主亵渎,所以有时教外人苦苦哀求,仍有遵守秩序的教友就是不开绿灯,教外人要么悻悻离去,要不找机会偷拍。
不过,教宗也谈到在提倡个人权利的社会中家庭所遇到的困难,人们有时对婚姻产生误解并持肤浅的观念。
教宗方济各在弥撒讲道中,首先念及科普特礼信徒,然后从读经一中依撒意亞先知所论及的期待上主的心灵觉醒谈起,他说:我们认为,对‘心怯的人’的这番鼓励是针对你们所爱的埃及土地上的基督信徒而言,他们有时因基督信仰而遭受不安与暴力
这位做婆婆的,总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儿吵吵闹闹、哭哭啼啼,有时还嫌儿媳伺候不周而拉脸,常弄得一宅子鸡犬不宁。我常被请去做做这位老人的思想工作。我对老人说了很多一家人和睦相处的道理。
尽管有时也很疲劳,但为天主工作,我心情愉快。尤其是灵修上的升华,更让我欣慰。我愿在今后的福传工作中,以爱的行动为主作证。(辽宁/王依若斯)
中世纪时,这种“天主经”念珠仍很盛行,时至今日从冢墓中有时可发掘出这些遗物。150遍的“天主经”念珠,到后来便成为150遍的“圣母经”念珠。
有时我们胆大妄为求一些对自己无益的事,所以天主不会赐给我们,因为他比我们更清楚我们需要什么。我们在更多的时候,虽口诵经文,心却往另一个想象的世界,还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时针转到下一个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