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教宗说有个问题穿越了基督宗教两千年的历史,这个问题就是:天主为什么要降生为人?教宗说这个问题的答复就在天使在白冷城山洞上面所唱的歌里面:“天主受享光荣于高天,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
天主的奇妙安排,让译者成了两位英国神父跟中国信徒交流的桥梁。有幸结识他们三位并读他们的作品是天主对我个人信仰和圣召的激励。本书图文并茂,精心选配的幅幅名画不但点出主题,更是用以默观祈祷的好题材。
他们聆听天主的圣言,祈祷,在等待实际恭领基督圣体的时刻重新体验神领圣体。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17日接见圣座封圣部部长阿马托枢机,授权该圣座部会颁布法令,承认三名天主忠仆的圣德。
为此,天主让他做原不能做的事,让他成为岩石,因为初生的教会团体需要这块稳固的石头。
教宗引导信友们进入门徒们的内心,体验他们因老师预言要被杀害的痛苦焦虑及他们的“强大、凯旋的默西亚”梦的破灭。教宗指出,耶稣怀着沉重的心情,带着这三位门徒上了一座高山,在他们前变了容貌。
蒙受神慰的人“感到沉侵在天主的临在中”,而天主“并不强迫我们的意愿”;神慰绝非“一时的快乐,相反,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痛苦,例如因自己的罪而感到的痛苦,也能成为神慰的原因”。
教宗在这一次的要理讲授中谈的是天主圣神,称圣神是祈祷的导师,他并指出,要学会做天主的朋友,怀着信赖的心呼求祂。 教宗对如何向天主祈祷的反省非常切合实际,从天人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入手。
默观圣诞故事时,我们被邀请踏上灵性的旅程,又被天主的谦抑自下所吸引;他为邂逅每一个人而成为人。我们体会到他对我们的爱,竟然如此伟大他成为我们当中一份子,为使我们能与他结合为一。
受苦有两种,一种是带着抵触受苦,另一种是顺服在天主内的受苦。前者会在哀怨中度日,祝福在其每天愁眉苦脸的忧叹声中渐渐远去;后者则在赞美中生活,天主的祝福常驻其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