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圣心在感恩祭中,特别为老人举行了温馨的礼仪:本堂韩神父和老人们在进堂咏中缓慢的进入圣殿,使老人们再次感受到他们曾在天主面前婚配时的隆重礼仪。
在他的不懈坚持下,2005年9月,终于迈进了西安备修院的大门。也许是天主有意考验他,一个礼拜后,父亲因胃病严重而住院,家里的活需要人做。经过几天思考,他决定离开修院,替父亲撑起这个家。
塞拉菲纳的俗名叫克洛蒂尔德·米凯利,她从小就关注弱势者、老人、病人和儿童。这些经验从一开始就启发她希望像天使一样生活在世界上。
从那时起,他致力成立各种慈善机构,照顾老人、残疾和智障人士,以及培育社会工作者。到八十年代中期,他应广东省一位老神父邀请,到一个孤岛上展开在大陆为麻风病人的康复工作。
皮扎巴拉蒙席在结束他的讯息时,向所有“充满爱心、默默无闻、无偿奉献生命和心灵的人致意”:向那些尽管经历著许多困难,却勇于展望未来、给予孩子们希望的父母;向那些在医院、老人院和残疾中心服务的人;向那些不放弃梦想美好未来的青年
其实这神医就是我们附近村的两位普通老人,后来我们才明白是天主教教友。当时由于宗教还没有开放,他们只能暗中给人祈祷治病。母亲风风火火地找到老人家,向老人说明了我的情况。
之前,在法国的朋友就告诉我:沙神父在老人院颐养天年了。
大家虽然在同一个修会,但服务却不同,此时,大家才了解到自己的姐妹付出了很多,做了很多,照顾了很多老人、孩子、教友,也为自己属于这个家而自豪。更为感动的时刻是共享午餐。
熟悉的团体和人群中,圣母圣心会母院有15位感染者(其中一位神父去世)和华人神父韩庭光及其养老院的部分老人感染。
听说有一位因患病不能出门的老人需要理发,路琪瑞自告奋勇与宋秀玲教友一起前往那位老人家中上门服务,老人非常欣赏教友们的服务精神,并表示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