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依据各自堂区不同的实际情况,透过不同地域的朝圣或举办圣经福传学习班,在辛苦的牧民探访中履行爱德善举,努力实践神形哀矜十四端,特别关怀病人和弱势群体及有各样不同需要的人,乃至因工作需要而离乡背井、在外打拼的‘新移民
每个奖学金得主将各自投入一个研究计划,依照天主教社会训导(CST)的原则来处理全球重大议题,例如移民、脱贫或整体生态。本计划也提供修课的机会来加深参与者对天主教社会训导和基督信仰社会思想史的认识。
李恩山会长正在连夜开车李恩山会长1957年出生于沧州河间市北小章村,他信仰非常坚固,对主特别忠诚,如今在昆明开汽车配件门市已有多年,2010年,出于对各地来昆明做生意、打工的教友们宗教生活的照顾,他组织成立了昆明的移民教友团体
她说,穷人“有许多面容”:遭排斥者、移民、气候变化的受害者,还有妇女和修女,她们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被视为“二等公民”。皮雷斯女士解释说,她们该当“受到保护,免遭侵犯”。
消除贫困、关怀移民接着,教宗将目光转向降生成婴孩的天主子,求祂「启发美洲的政治当局和所有善心人士,使他们能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案来克服社会和政治分歧,与各种形式的贫困抗争,减少不平等,应对痛苦的移民现象」。
教宗也极度关心意大利社会中因工作危机造成的失业和裁员、寻找生活机会的移民状况。他说:不知如何为家里挣得面包与不知如何将企业经营下去,这两种人的悲剧交叉在一起。
为数众多的人,尤其是移民被迫打黑工,缺乏最起码的法律和经济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不关心公益,不重视公义及法律效力,只顾维护个人利益的诱惑更为强烈。
此外,教宗方济各也不忘提及他非常关心的移民问题。教宗悲痛地写道,许多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土地,他们很容易成为人口贩卖和劳动奴役的受害者。
教宗强调,从守护生命的能力,包括守护受孕的生命、老年人的生命、移民的生命、饥饿者的生命以及劳工的生命,便能测量出一个文明进步的程度。
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经济危机造成向外移民的现象,许多家庭成了单亲家庭。教宗要求牧者们特别予以这些家庭牧灵关怀。他说:「父亲或母亲在子女的成长中缺席,使得单独照顾子女的父母在各方面都更加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