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阅:路廿三42-43)教宗阐明,「在那一瞬间,右盗的曲折经历显然获得了新的意义:他在一旁陪伴主耶稣受难。而那一刻也证实了主耶稣的人生意义:祂随时随地施予救恩。
圣周五,在主教座堂内主教同教友一起进行了公拜苦路,纪念耶稣的苦难圣死。之后听告解,缓解座堂神父的牧灵工作压力,满足了教友办告诫的急需。
在神父的带领下,教友们依次拜苦路上山。 10点钟,肖建国神父主礼,其他三位神父共祭。在弥撒讲道中,高庆军神父分享了大圣若瑟的德表,呼吁教友们积极效仿他,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祈祷祈求大圣若瑟的庇护。
1997年建十五处苦路像,为水泥雕塑。2001年在玫瑰山庄内建成玄义玫瑰圣母大堂,为教会共融合一而祈祷。圣堂罗马式,长53米,宽23米,可容纳2000人参与弥撒。
信德网讯自4月22日纪念主受难日大拜苦路之后,主教府本堂董平神父、修女、教友们便开始复活瞻礼庆典的准备工作,包括礼仪、教堂的清洁、装饰、宣传画、复活蛋的制作等均有专人负责。
朝拜苦路的人一群接着一群,其诚其敬,溢于声容,尽显他们对救主耶稣的知恩报爱真情。
陆主教在讲道中说,堂内的每一尊圣像包括十四处苦路,都是郑夫人精心选定从菲律宾运过来的。主教还特别介绍了美丽圣母像内中的故事:一位菲律宾修女得到圣母的信息:圣母喜欢来中国。于是就特别拣选了他们。
1998年又建成了大型露天的亭式祭台,圣母亭、苦路亭和数间附属房屋,并在周围修建了围墙,形成了今天的规模。美丽的圣母山,朝圣的人们越来越多,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朝圣者络绎不绝。
这一带有教友500多人,常常要走几十里路,到峨眉城区附近的拆楼天主堂参加弥撒。为解决教友们的实际困难,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于2002年在峨眉山上修建起来了现在的若瑟堂。
对我们许多人而言,那是一段漫长的苦路。我们曾经是圣周五的子民,有时甚至怀疑我们的国家到底有没有复活主日。但天主是历史的天主,祂透过时代的标记发言。我坚信,缅甸正在从痛苦的过去中复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