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朝拜使我们不会屈服于世上的压力和谎言。朝拜保护我们免受妄想。“朝拜是引导我们通向真正自己的道路”。
教会的这些社会训导文献资料,从良十三世教宗在一八九一年颁布的《新事通榆》到今天,非常丰富,这些文献有力地指出必须重视工作本身所含的人性价值,并强调必须在自由经济的市场竞争压力下维护人的尊严。
不仅是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伊斯兰教组织向这些团体施压,他们也同样感到国际联军和伊拉克政府当局的压力,因为他们已经完全被抛弃了,完全受不到保护。
为举出能够谈论天主的实例,教宗谈到耶稣在世的传教生活。他说:从各部福音中我们看到耶稣如何关心人的各种境遇,深入祂那个时代男男女女的生活现实。
有的人提出:人究竟生活在理念中,还是生活现实中,一位留美回国的海归派扬生说,他在美国时,是生活在理念中,回国后则感到活在现实中。这是两种彼此孤立的生存状态,对人不利。
印度古瓦哈提总主教区总主教、亚洲主教团联盟福传事务负责人,被人们亲切称为传教主教的慈幼会士托马斯•梅南帕兰皮尔蒙席献身修会生活整整56年、致力于福传事业整整六十年。
为此,度献身生活者重返根源,即基督势在必行。从基督重新起步、不断迈向远方。如果未能发现守贞、神贫和听命的福音价值观,我们就无法战胜当今社会中存在的邪恶现象。
然而,多亏了修女们、各修会团体以及平信徒女性的帮助,她们现在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成为社会的一部分,继续前行。”
教宗在第二条推文中写说:若我们犹如天主子女般生活,感到被祂所爱,那么我们将会有一个崭新的生命,充满宁静和喜悦。教宗9种语言的推特账户目前已经有530万名关注者。
谈了一般的假期生活后,教宗便从教会的角度进一步谈休假的意义,他说:“休假时期为很多人成了文化性会晤、延长祈祷时间和默观的良好机会,他们与大自然接触,或短暂生活在隐修院或宗教组织机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