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诺撒修女会15届总会代表大会号召整个嘉诺撒修女团体,走上一条皈依之路,以“确保与耶稣一致的真实改变,……尊重我们所生活和服务的不同文化现实。”玛丽琳修女说。
黄氏一生作品2000余首,包括佛教梵曲,并曾皈依佛教圆照寺,法号“融棣”。
教堂正面、巍峨的双尖石塔高插云霄,象征升向天堂,皈依天主。石塔上有一组从法国运来的大铜钟。这座教堂的堂顶为尖形肋骨交叉的拱形穹窿,所有门窗都以法国制造的七彩玻璃镶嵌。
1982年落实宗教政策,80多岁的老修女喜乐地四处奔波,把要开堂的好消息告诉每位老教友,并向近邻传教,皈依者众多。两年后她病倒了,卧床不起,天主让她休息。
日本初期的基督徒几乎都出自底层,因为他们理解了基督徒信仰的教导,也就是在上主面前,连底层百姓也是平等的,那时他们满心欢喜,乐于皈依基督信仰。
她基督徒的见证产生并继续生产出非凡的灵性皈依和疾病康复的果实。
教宗解释:“婚宴礼服象征着天主白白施予我们的慈悲,我们仅仅接受天主婚宴的邀请还不够,还要敞开心扉,开始走上转变心灵的皈依之旅。”
第二位是印度平信徒殉道者真福拉匝禄(DevasahayamLazzaro),他出身于印度奈尔种姓的婆罗门家族,于1745年皈依天主公教时取名拉匝禄。他坚持认为,尽管人们有种姓的差别,但人人平等。
他提到,在耶路撒冷首次大公会议上,宗徒们讨论了一个问题,即:皈依的外邦人需不需要遵守梅瑟的法律。枢机指出,宗徒们的决议「并非传统与革新之间的妥协。
教宗解释说,二人拥有“先知的维度”、“见证”的维度,鲁蒂略遭受的殉道之苦“皈依”了罗梅洛主教。最后一位新真福是科斯梅·斯佩索托弟兄,方济各会传教士,意大利威尼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