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礼仪宪章中我们读到为获得圆满的实效,教友必须以纯正的心灵准备,去接近礼仪,又要心口如一,并与上天恩宠合作,以免白受天主的恩宠(礼仪11)对于信友而言,最重要的准备就是洁净自己的心灵,为耶稣准备好空间。
1529年德国皇帝查理五世决定制止路德派的分离,召开了斯拜耶帝国会议,决定天主教的礼仪仍为德国教会的主要礼仪,并要求停止改革教会。
弥撒是一种礼仪,在这个礼仪当中,有欢呼有省思,有倾诉有聆听,有高亢有沉默,有外在的激情洋溢,也有内在的爱情流淌。
从圣周四最后晚餐弥撒直到复活主日的傍晚,这些礼仪被称作三日庆典。在这几天里我们分享天父之爱的奥秘和威力,这一大爱是透过圣子耶稣所受之苦难而实施的。
这种神学上的争辩持续到十四世纪,才由爱尔兰籍的方济会会士神学家董思高(DunsScotus(1264-1308)提出的先赎论点才得到解决。
玛努尔(Manal)修女是贝尼苏韦夫省方济会学校校长。当新闻报道警方清场造成数百人死亡时,她正与来访的两名修女吃早餐。
二、神父在辩论当时,时间不够,只是在著名方济会士利安当的《天福永衢》(成书于康熙十三年)里见到以“父”来称呼利氏。
(三)祈祷实践的更新:早期方济会修士以“短祷”取代冗长仪文,强调“释放灵如火挑旺”。这种活泼的祈祷模式,助人摆脱形式主义,在共同祈祷中建立“同心合意”(宗1:14),成为团体和谐的基石。
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公署约旦事务负责人马龙•拉哈姆总主教将主持隆重圣道礼仪,并带领大家颂念玫瑰经,然后用来自法国露德的圣水祝圣露德圣母山洞。
为善度信德年,太原教区峰西堂区从2012年11月3日开始每周六下午三点到五点明供圣体,借着圣体朝拜激发教友信主的热情,多多参与圣事礼仪,增进教友彼此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