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的一天,我们听说驿马图乡大南营村有3位盲人生活艰难,无人照看,就萌生了带他们回家照顾的想法,随即把3位盲人接到了自己家中照顾。
面容、经历和心灵:这些是教宗方济各眼中的穷人,他勉励人们与他们分享自己家中的食物,以示兄弟友爱。教宗也承认许多“邻居”的奉献,他们并非“超人”,而是能够聆听、交谈和给出建议的人。
他与家人就在家中日常念经祈祷,从未忘记恭敬天主的本分,也为自己的子女们打下信德的根基。落实宗教政策后,他积蓄许久的爱主热情催促着他继续为教会服务。
教宗解释当时的初期教会的情况说,当时的教友聚集在一些家庭中,聆听天主的圣言和举行弥撒,因此,教会便是在信徒的家中诞生的。
为了内强教友素质,外树教会形象,促进堂区福传工作蓬勃开展,他从自己家中拿来积蓄和本堂神父购置了价值不凡的管弦乐器成立了堂区管乐队。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住在一个天主教友的家中,有一年的圣周五,他在主教座堂中聆听了基督的苦难奥秘,就这样,他信了基督,于14岁领洗入教。他的母亲被放逐死在集中营里,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惨痛的悲剧。
十三日黄昏,巴东贝林宾的一些教友正在罗拔.西霍唐(RobertusSihotang)家中研习圣经。他对天亚社说:「发生余震时,我们正讨论今年圣经月的主题──亚巴郎的召叫。」
巴霍杜夫·扎伊纳洛夫(BakhodurZainalov)一月二十日接受天亚社访问时,家中已停电两天。他说:“实在丢脸!当局在人们最需要电力的寒冷天气时停止供电。”
我该如何收场,又该怎样回到天父的家中?沉闷像黑影子一样紧紧跟随着我,惟恐失去吾主的心灵煎熬催促着我一次次走进教堂,寻求渺茫的希望。
为了保持信仰就在张军发家中成立了聚会点,他们并且一直邀请传道员去村中讲道学习圣经,邀请神父去村中做弥撒。到了2003年的时候这里已发展了教友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