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投身于教区和堂区的教理讲授、福音传播,以及为准备领受圣事而设的课程外,还应奋力在自己的职业领域里传递圣言,一是透过直接宣讲的方式,二是积极临在于公众舆论得以建立及道德守则得以应用的地方──例如:参与促进家庭或生命权利的不同社会服务或组织
为使信徒在礼仪庆典中更好地认识《圣经》及其价值,圣座礼仪及圣事部勉励在天主圣言主日之前或之后促进人们对礼仪的了解,例如举办培育课程,以便更详细地讲解“在礼仪年和礼仪时期中各部圣经章节分配的准则、主日和平日弥撒读经循环的结构
与此同时,甘修女应邀陪伴来意大利求学的中国修女在知识和灵性上的培育,为她们举办培育课程和定期的退省活动。她对语言和教会法典的掌握使她能够多次帮助教区女修会修改会宪。
修士修女在修院里每天参与弥撒圣祭,灵魂得到滋养,每天上神学课程,丰富知识,武装自己,准备去传扬福音。3.派遣。
其目标是培育来自传教区的大修生;1946年成立的圣伯多禄公学和1965年成立的圣保禄公学,都是为接待来自传教区的司铎;传信大学内的圣若瑟公学则接待来自传教区的修院院长、神师和修院司铎教师,为他们提供半年的培育进修课程
受益者有机会参加培训课程,例如识字、计算机、烹饪、裁剪和缝纫。有些受益家庭每月还可以领到食品包。修女强调说,这只是暂时的帮助,避免陷入福利主义。
对遗体进行研究的学生在涉及管理捐赠遗体的课程前后会诵念一段祈祷文。韩国天主教大学医学系徐艺娜(SeoYe-Na)说:“我会在解剖学练习前后做祈祷。”
开幕式后,开始讲习班课程。首先由牧灵心理学硕士、北京教区神哲学院教授刘振田神父从心理学角度,对教区司铎灵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指导。
此次培训班共安排了三天的课程,内容有“教友的身份与使命”、“婚姻家庭”、“信仰与人生”、“关注社会奉献爱心”等,特邀沧州教区周福义神父、河北神哲学院牛焕岐神父、进德公益韩清平神父授课。
登神父说:「目前,家庭委员会为家庭提供短期课程,并在避静中教导父母应有的权利和责任。」他建议,家庭委员会需要受过良好训练的家庭与教友牧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