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成为「走出去」的教会,服务「最弱小者、遭遗忘的人,以及生活在边缘地带的人」。教宗方济各9月23日主日在立陶宛考纳斯主持了他在波罗的海三国的首台弥撒。
「贫穷、饥饿、武装冲突、新的奴役形式、对宗教自由的限制、环境恶化,以及核威胁,这一切都是必须不断省思的沉痛挑战」。
会议的目的非常具体:让每个与会者回国时,都能完全明白在这些案件面前当做与不当做的事;也就是说,必须采取哪些举措来保护受害者,尊重真相和当事人,以确保掩盖事实或搁置不理的情况不再重演。
面对许多人悲惨命运的问题,必须「携手合作、达成共识、加强联系。当前的挑战如此错综复杂,我们无法再用紧急措施临时加以应对」。
这种改变必须由我们开始:让复活的基督改变我们的心灵,也让圣神引领我们出离困境,好能勇敢地迎向未来。让我们因上主放置在我们心里的渴慕而欢欣!这份渴慕赋予我们整个生命更新的活力。“凡口渴的,请来吧!
教宗进一步指出:“谁能够否认为了对人类前途负责任和尊重大自然,今天的人必须比以往的人更具有小心观察的态度,批判性的判断,耐心以及规律呢?这些都是现代科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教宗说:“现在,我这弱小的天主仆人必须承担起这个闻所未闻、超过所有人性能力的重担,我怎能承担?”他向信友们说:“可爱的朋友们,你们的祈祷、你们的宽容、你们的爱、你们的信德、你们的希望,要陪伴我。”
教宗表示,“要紧的是,善事必须做好:它不可是纯粹的即兴行为,而需要智慧、计划和连续性。它需要一种集思广益和众人同心协力的愿景,因为若彼此合不来,就很难行善。
如同其他欲望产物一样,他们必须至少处于良好的状态,否则人们对他们的渴求便会随之减弱。这种情况导致了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以及其他令人无法接受的产前胎儿诊断等方法出现。
在磨难、痛苦、杀戮、破坏和流离失所之后,加上了「伊拉克人必须经历的」基数,今天他们正在寻求以尊严为基础的「以人类博爱为视角的和平生活」和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