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害怕是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发挥的第2个思想,他说:我们去宣讲基督的时候,是基督走在我们前面,引领着我们。祂在派遣门徒们时向他们说:‘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玛28:20)。
圣母对他们说:“下个月13号你们来这里,你们要天天念玫瑰经,在不久我会引方济各和雅琴达到天国。而路济亚要在这个世上多住一些时间,耶稣要用你引导人认识我,他愿意教会发起一个敬礼,尊重我无玷圣心。”
人生之旅,只有一个超自然的神才能是元始和终末———是人的过去和未来,也只有他才能引领人的脚步,让我们在走向精神的家园中获得生命之光。基督在受难前启示了我们获得生命之光的有效方法,他说:“孩子们!
现在想来,我一直喜爱文学,尤其钟情于古诗文,连同我现在的职业,其实都是主你在冥冥之中牵着我的手,一步一步引我走到如今。
我们想必都听过福音中“穷寡妇”和“富少年”的故事吧,穷寡妇献出了自己的两文小钱,却是倾其所有,全心奉献;而富家少年却在耶稣的引召下,因难以割舍对万贯家财的眷恋怏怏而去。
但我们也应有清醒的认识,大自然决不听命于人类的控制,人类决不能违反自然法则,人类如果头脑发熟,任凭主观行事,必将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母爱像涓涓溪流,绵软悠长,给我们的成长提供无穷尽的营养;母爱像不朽的丰碑,时时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母爱像航海线上的灯塔,把我们黯淡的人生照亮,引我们安全归航……然而,母爱突然消逝,幼小的心灵无所偎依,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
渔山神父对迷途亡羊尤为关注,定要引归圣栈而后安。例如他曾把清初六大画家之一的王石谷(即王翚),劝化重归牧栈。王石谷因康熙曾命他主绘《南巡图》而名满宇内。他与关渔山神父既是同里、同年,又是同学。
鲍斯高神父的这项预言也传到了附近各乡镇,引起了议论纷纷,有的甚至作为笑柄,尤其是格辣那村的居民,打算在庆节那天举行一个公开舞会,以嘲笑鲍斯高神父的预言落空。庆节前的那三天,每天都烈日当空,炎热难当。
这就引发了教会内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国礼仪之争”。这场论争,也反映了利玛窦的巨大影响。(待续)(李增寿郭志新摘自《京西名墓》作者:张宝章严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