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重复:为了克服对移民的偏见,也为了让我们坚硬的心变得柔软,我们必须试着去聆听他们的故事。我们要让他们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名字、自己的故事。有很多勇敢的新闻工作者已经这样做了。
南门教堂院子里的圣母像,被一块洁白的布蒙住,在四周霓虹灯的映衬下,显得特别的圣洁,教友们围坐在圣母像前,颂念玫瑰经,咏唱乐曲,表达对圣母的孺慕之情,在领经员的带领下,诵读圣月一书中有关圣母的章节,诠释圣母的生平故事
老太太好奇,就让李萍给她讲圣经里的故事。时间长了,老太太也知道了天主教的道理,原来天主教教导人要有爱心,且要做个善良的人。
这个故事是前一阵子这位教友向我分享的真实经历,我听后,不禁对他敬佩得五体投地:老兄呀,您太有才了,竟然一句话也不说,用这样的方式改变了别人的看法,这样明智的做法比说话更有说服力。
以浪子回头、宽恕罪妇、向撒玛利亚妇人讨水喝,三个大家都熟悉的圣经故事开始,在近一个小时的讲道中,深入浅出,通俗生动地向大家阐述了二点:一、在十字架上的主渴望爱所有的世人;二、世人渴望被十字架上的主所爱。
主教说:让我们看看圣堂内漂亮的圣经故事彩绘像,从创世纪画像中就看到我们天主美好的恩与和帮扶,祂的慈爱自始至终都在我们身边运作。
很简短的故事,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当看到那句'亲爱的,我爱你!'的时候,心中感概万千,多么简单的一句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耶稣时刻都在敲我们的门,参与我们的生活。
我上小学时,母亲天天晚上给我读一段圣经故事。去年外公给了我一本小书叫《每日圣言》,叫我自己读。那本书虽小却有全年的弥撒福音,晚上灯光温柔地洒在圣言上,我沉浸在圣经的浩光中。
内蒙古报纸、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过她的感人事迹;“信德”、圣心蓓蕾报等教会报纸也曾介绍过她关怀穷苦人的爱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