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们想到圣洗,尤其想到坚振圣事,都几乎有象征性的标记,圣神。另一条路比象征性更宽广,也是文化上的,仍是在圣经中找到谈论圣神的巨大象征。我只举出两例。首先是吹气。吹气、呼吸的主题说的都是生命。
事实上教会法典中写道:“惟有领过洗的男性,得有效地领受圣秩。”(法典1024) 问:因哪些理由教会表示惟有领过洗的男性,才能有效地领受圣秩呢? 答:基本理由只有一个。
一个女儿得知独自生活的妈妈患病,从遥远的阿拉斯加致电,请神父探望并给母亲行傅油圣事。
神父还教给我怎样给人代洗。之后,四叔病危,他愿领洗进教。当时有10多个人在他家,我便乘机给他们讲了些教会道理,之后给四叔代了洗,不久四叔便去世了。
圣道礼仪结束後,教宗为望教者施行基督信仰入门叁件圣事,即圣洗,坚振和初领圣体。在行圣洗和坚振两件圣事後,教宗将带领在场全体信友重新宣发圣洗誓愿。最後,教宗与全体枢机主教举行耶稣复活弥撒圣祭。
1933年,因老堂破旧,来自美国的傅德辉神父、梅芳远神父相继开始选址征地另建圣堂,至1935年新堂建成,这就是今天的高庙李海星圣母堂。
基督自己在接受若翰洗礼的时候,就被圣神傅油,被派遣去公开执行他的传道工作,把同一圣神的爱火,倾注人间。
这个礼仪源自中世纪古老传统,重现基督被卸下圣架、傅油及安葬的过程。
在弥撒中,王神父还分别为31位慕道者施行入门圣事,7位教友傅坚振圣事。31位慕道者在神父面前大声地宣认基督的信仰,决心弃绝罪恶,跟随耶稣,愿意受洗。
不要说圣召与你没有关系,想一想,假如有一天我们没有神父了,你怎样参与弥撒,你怎样去告解,你临终时谁来给你终傅?而等你死后,又有谁来为你做弥撒?等到天主问我们为他做了什么的时候,我们何颜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