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在这份文告中表明,病人即为劳苦和负重担的人,他们吸引耶稣的目光、牵动祂的心。本届世界病人日将于2020年2月11日举行,文告于元月3日耶稣圣名瞻礼公布。
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移民与难民事务处在第14期周报内,宏观地探讨这个议题,带领读者一窥众多受害者的困境,聆听他们不为人知的心声。本期周报特别讲述了两个非洲国家的经验。
等待与惊讶:教宗方济各于11月2日追思已亡瞻礼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在讲道中以这两个词总结了当天礼仪选读的经文。
教宗方济各致函参加会议的基督徒劳工运动的120名代表说:愿劳工的声音继续在教会的怀抱中回响。世界基督徒劳工运动临在於79个国家。本次会议主题引用了教宗特别倾心的格言:土地、家园和工作,度有尊严的生活。
我认为,有很大关系,因为任何人犯罪都是在得罪创造我们全人类的上主天主。正如圣保禄宗徒在其书信中所写的那样:人不要只求自己的利益,也该求别人的利益。
这句话里的每个词都有极重的分量,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教宗选择辞职的内在缘由或许就表明在这些意味深长的词语中。
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屋子里,躺着一家三口,整个屋子散发着一种难闻的气味,丈夫戴着口罩(肺结核),裹着被子,躺在窗户墙角;孩子手脚哆嗦,身体颤颤微微地抖动着;妻子瘦弱娇小,烫伤抽曲的脸把先进门的教友吓退出来,
在这层意义上,教宗强调,纳匝肋的若瑟“非常相似埃及的若瑟”,后者是雅各伯和辣黑耳的儿子,先是在埃及做奴隶,后来成了这个国家仅次于法老的重要人物。不过,若想了解福音中的若瑟,则先要了解白冷和纳匝肋。
教宗方济各在2023年的四旬期文告中,邀请信众动身跟随耶稣,深入了解和接纳祂的救恩奥迹。他在文告中指出四旬期之旅和同道偕行的关系,我们作为教会,应本着传统且向新颖事物开放的态度来实现这种关系。
这几天在阅读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作者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