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天主允许宽恕罪恶,是从内里治愈一个人,以至让他的儿子牺牲至死,今天对我们来说,是性质完全不同的。
漫漫人生,每个人都曾有过照亮自己的心灯,孩提岁月,心灯是父母的严厉和慈爱;学生时代,心灯是老师不倦的教诲,长大了,心灯则成为心目中的一束永不熄灭的火焰……蹉跎岁月,难免风雨泥泞,黑暗艰险,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
教宗表示,天主对待我们也是如此,“当我们以我们的行为让主耶稣痛苦难耐时,主耶稣忍受痛苦而且只有一个渴望,就是能宽恕我们”。
幸好得到牧灵部导师、同工、神长、修女及教友们的支持和照顾,消除了我不少忧虑,也感谢圣母的眷顾,让我在医院牧民服务上得以逐渐成长。
他是一位正处于怀疑的幽暗中的人,在那种幽暗中我们经历着不再理解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也看不清前行道路。如若你身处黑暗,自然会寻求光明。若望在其福音开篇写道:“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进入这世界。”
父亲说:“行,我一定让这娃当神父。”这是二十年前奶奶的愿望,也是二十年前父亲的应许。现在,我想告慰奶奶的是:当年您从邻居家手里抢回来的这个娃娃,如今已经做了主教!
教宗讲解了主日福音中撒种的比喻,勉励信众努力把自己的心开垦为一块良田,让落入心中的圣言种子结出丰硕的果实。耶稣在讲道时常常使用一种简单的语言,甚至为了便於大众理解而借用一些取自日常生活的比喻。
多时,人的心硬是针对某些或某类事情,并不见得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心硬。
不尊重环境造成的恶果提醒人,迫切需要改变航向,好让后代子孙享有能够生存的地球。教宗对眼前这些受造物的守护人和他们的老师们说:要是我们不传授一种对受造物负起责任的生活态度,显然,人类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
但在求、找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听从圣神的安排,接受圣神的引导,耐心地等候,让信德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我们能否得到恩宠的关键。正确的求恩态度应该是求主恩承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