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先承认了,不论多么努力去尝试,自己无法原谅;同时决定了继续留在那趟神修“宽恕”的旅程中:不同的是,现在不再依靠自己的心有多宽宏,而是深深依赖天父的慈悲与怜悯。
因为,不论我们的双脚有多葬,无论我们的实况多么糟糕,唯一在教会里我们的污脚与真实也能表露无遗,并以怜悯洗净我们。在黑暗压倒性的力量下,耶稣出乎意料地谈及光荣,不是失败、不是仇恨,而是爱。
这是天主愿意在圣诞节给予我们的“记号”(参阅:路二12):“向我们显示了天主的‘风格’,即亲近、怜悯和温柔”。天主“不向我们大力宣传自己”,不以武力,而是以爱吸引我们归向祂。
这点具体落实在「神形哀矜上,秉持一种接纳且温和的生活风格,能表达关怀、怜悯和温柔,在丢弃文化和冷漠文化前逆流而行」。
那份怜悯的爱如大海般的深沉,那份宽容的爱如蓝天般的宽广,那份赦免的爱,如星空一样的浩瀚。
可能生在一个无情的家,现在这是一个有情的父亲,小儿子在情里找回自己,他想起父亲的情,惭愧地承认自己的无情,才能说出忏悔的话,起来回到有情的父亲身边,故事中父亲的情既明显又真诚,他很远见到儿子回来,就动了怜悯的心
他提议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科尔科瓦杜山顶修建一座巨型的耶稣基督雕像,这位救世主将伸开他宽大的双臂来拥抱这座城市,把他的怜悯与博爱洒向世界。
「不该让算法来决定我们如何理解人权,把怜悯、仁慈和宽恕的基本人性价值搁置在一旁」。教宗强调了这点,并提出了新科技对职场的影响。
基督的坚忍显现出来,就如祂柔和适度地接受被逮捕、被殴打和被不公正的定罪,祂没有在比拉多面前回嘴;祂忍受被士兵侮辱、吐唾沫和鞭笞;祂背负起十架的沉重;祂原谅那些把祂钉在木架上的人;在十字架上,祂不回应挑衅,而是给予怜悯
耶稣在祂的举动中将我们当作朋友,显示天主的“亲近、怜悯和温柔”。耶稣的目光显示“祂全神关注人”及其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