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神父二月二十一日说,其中文名字是他二○○○年来港前夕,由当时该会香港区会长杜逸文神父所起的:「杜神父知道我喜欢音乐,两位服务过香港、创作过圣乐的已故会士又姓戴,『戴』是纪念他们;『民』代表传教工作中接触大众
在分享中谈到唱好圣乐的目的和责任,咏唱要侧重于灵性生命的成长,随从圣神的指引用心把最美的歌声献给主,在音乐素养上不断提高歌唱的能力与艺术。
热爱音乐的马老师,在除夕的鞭炮奏鸣中荣归天国,也是一种圆满。马忠信老师1934年11月生于河北省河间县,5岁那年由于家乡水灾,举家迁往承德生活。14岁被热河教区收录为小修生,送往北京修道。
喜欢文艺的她每年都操办小型联欢和圣诞晚会,并担任主持。她一直想用文艺形式来表现圣经。但她不知如何实现,暂且把此愿望深埋心底,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才发现了开启这个梦想的钥匙。
我们家离萨尔茨堡不远,因此我们深受音乐熏染,莫扎特、舒伯特、海顿对我们影响极深。弥撒中开始念『垂怜经』的时候,天空好似打开了。之后,全家人一起享用午餐盛宴,自然也是件重要的事。
家庭应为耶稣腾出空间教宗表示,世世代代以来,艺术、文学和音乐都尝试着去想象纳匝肋圣家是怎样度过那既普通却又非凡的生活,因为四部福音在简短的叙述中都没有提到圣家的日常生活。
这时,我突然想起玛莉·马特琳……1987年3月30日晚上,在洛杉矶音乐中心大厅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人们期盼已久的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仪式正在这里举行。
音乐会由罗马歌剧院的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演出,交响乐团指挥是洛佩斯,合唱团指挥加比亚尼。演出的作品是维瓦尔迪的「我信」和罗西尼的「圣母立于十字架下」。
音乐也如此,它能使人心归向天主。教宗向聚集在宗座大楼庭院内的朝圣信友们谈到许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他说:我想起在巴伐利亚的慕尼黑演奏的一场巴赫的音乐会,由伯恩斯坦指挥。
即使非常可口的食物,吃得太多也会伤胃;即使非常美妙的音乐,听的太久也会厌烦;即使非常有用的信息,掌握的太多,也会贪多嚼不烂;何况好多信息,非但无益反而有害,那又怎么值得我们废寝忘食耗时费力倾情专注投身其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