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感恩祭是慈幼大家庭的重点庆祝活动,参礼者挤满圣堂,当中不乏慈幼会的学生和海外信徒。来自北京的刘先生现年七十岁,与十多位信徒结伴来港旅游七天,并特地前来参礼。
芽庄教区海星大修院院长范玉菲(PhamNgocPhi)神父解释:「为培育导师提供周年训练,因为他们必须了解教会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情况,准确地传授学生。」
亲爱的修生们,当我在1944年被征召在军队服兵役时,连长问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将来打算从事什么职业。我回答道,我想成为一名天主教司铎。那位连长少尉便说:哦,那你就必须另谋职业了,因为新德国将不需要神父了。
就这样,解决了大约200多位学生的上学问题。他们在这里学习大约有两个学期,我和学校的老师们和学生们一年时间朝夕相处,结下深厚的友谊,我修道前,本身也是位中学老师,对学校,对学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在场的还有91岁的帕基托(Paquito)神父,这位神父在贝尔格里奥担任耶稣会阿根廷省会长时,曾经是哈威尔公学的初学生导师。
执教鞭约40年的颜伯,育有3子5女及9名孙儿,他不仅因教学严格被学生称作颜老虎,而且他在家也是严父,培育8名子女大学毕业成材,成为教师、公司顾问等。他慨叹时下家长对子女惜过头,太纵容令孩子愈来愈难教。
如果同性婚姻合法化,那么老师将怎么告诉学生,婚姻只能意味着-只意味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结合呢? 教师的权利会得到尊?还是会被删除?老师和学生都将成为暴政和异端的受害者,正统教会的价值观会被摧毁。
他向约五十名哲学家及教友领袖说,新书将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印度哲学,也可普及到社会大众。百科全书的编辑普滕普拉克尔神父说,此作品强调接受宗教超越性的哲学,并使用日常语来解释道德价值观及宗教多元论。
壁画以喷绘形式展现,邀请教徒共同参与,十二月初先由壁画师在牆上画上草图,于十二月十五日下午带领约三十位堂区教徒和学生喷绘壁画,当中有高小至初中的学生参与。
马里奥神父是耶里哥最大的圣地学校的校长,那里有900名学生,其中只有39名基督徒。对他来说,与穆斯林共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现实,每天都在体验与不同宗教信仰的信徒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