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教会面对世界时太脆弱,而其他人则认为,在与世界上的严重贫困相比较时,教会的权势太强大。教宗说,我们弟兄姐妹所要求的是一个最基本的需要,即爱和被爱,被接纳,找到内心的平安和比娱乐更持久的喜乐。
法国许多信友在牧者的支持和鼓励下,响应了教宗的号召,一同祈祷,彼此共享,分担困难,并分享经验、喜乐和感恩,「因为在宣扬上主慈悲时,会得到真正的喜乐」(参阅:若十三17)。
教宗方济各3月12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祈祷说,“我们祈求圣神赐给牧者们牧灵工作的能力和分辨力,促使他们采取措施,让天主圣洁而忠信的子民不至于感到孤独”。
英格兰和威尔士主教团移民和寻求庇护者牧灵工作负责人麦卡利南(PaulMcAleenan)主教在英国天主教会网站上发布的一份声明中强调,“在当前的危机中,尊重人性尊严是要求所有人,无一例外,都有保护自己免受
教宗表示,希望“这个时期能帮助我们了解,不虚度光阴远比占据空间来得重要;它帮助我们享用与他人相遇的美好,从自满的病毒中获得治愈”。
他向信众说,圣母没有自我满足,而是有能力为天主腾出空间,并随时为他人服务。愿圣母成为我们团体和生命中的楷模。
事实上,需要“预见未来,进而创新”,作出勇敢又有远见的选择,让他人得以效法。“今天企业家的创新必须以照料我们共同家园为首要之务”。穷人同等重要的是,“不可忘记最贫困的人和被丢弃者”。
拉拢人作教会以外的事情者,更是可恶的行为。因此,本句也可译为凡事不可按自私的野心而行。我们不可使自己做个存自私的野心的人,成为教会同心合意事奉的绊脚石。
这个故事是把某种逻辑推演到极致:听人忏悔的人必须保守他人的秘密,这样忏悔制度才能保存,这就是忏悔的程序正义。
问: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四旬期文告中,强调了对弟兄的责任,并要对精神上的麻木不仁加以警惕,这种麻木不仁让人对他人所受的痛苦视若无睹:这是我们生活的时代可见的现象,对现代人的呼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