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很喜欢把这美丽的大自然作为他的天然课堂,为那些心灵饥渴的善良民众宣讲天国的道理。如此可以使人借自然美景赞美创造自然的在天大父,举心向上,更易于领悟天国的道理。
(若12:24)耶稣的宣讲。天国的来临是耶稣宣讲的主题,在他的宣讲中,多数强调的是生命与永生,而对死亡的论述不是太多。
既然工作环境中不能福传,他们便在自己的亲邻中宣讲,村民中有几位老人临终,他们去讲道,最后老人非常愿意领洗加入教会,于是夫妻二人便给他们代洗,去世之后还为他们送终。
从此,“他们出去,到处宣讲”(谷16:20),就如圣咏所说的:“他们的声音传遍普世,他们的言语达于地极。”
我们如果不大愿意向别人宣讲耶稣基督(只讲“天公”是不太够的),是否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深信基督乃是“至宝”?(没有深信的原因,是否因我们的信仰知识不够,甚至可能学道理时学错了或教错了?)
…教会的使命是宣讲生命的恩典,是保护生命,是促进生命的文化。
这个惨痛的教训,使他后来再也不仗恃自己的才能而依靠圣神,他曾说:我们宣讲,并不用人的智慧所教的言词,而是用圣神所教的言词。(格前2:13)没有圣神的讲道是凭血气,是背诵台词,是呆板而缺乏生命力的。
3.面子割舍岳玛丽说:当我第一次出去宣讲时,看到在场的人那么多,觉得非常害羞,放不下面子,怕收不到好的效果丢大人,但我努力说服自己,没有挫折就没有成功,不被拒绝就没有成长,为了福传,面子不能要了,于是我在默默的祈祷中鼓足勇气
两种洗礼,两种生命在主耶稣公开宣讲前,洗者若翰在约旦河向人们宣讲悔改施行洗礼。愿意更新生命的人都来到他那里接受悔改的洗礼。
教宗在信函中指出,应该向全世界宣讲天主的奇妙工程,尤其是祂对人的无限慈悲。人常常落入自私的黑暗和死亡的阴影中,缺乏希望和人性的真光。教宗继续说:上主富于仁慈宽恕,极其慈悲,迟于发怒(咏一○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