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席会议的培育团神父有副院长兼训育处主任李树兴神父,马向钦神父,灵修处尤锡玖神父,教务处方平神父,网络办公室宗可光神父和人文社科教研室王威轶老师。
最后,李主教又提醒各送圣体员,要时刻准备好自己;除外在的端装,亦要准备内在的,包括透过祈祷让内在心灵得以整洁,更要时常参与弥撒和办妥告解等,以一个好的榜样借着送圣体的工作做福传,带领更多教友热爱圣体圣事
发起将教宗故居改成太阳能生产中心的人士说,他们有意在这座住房安装大约54平方公尺的太阳能生产设备,每年应该可以生产5千8百千瓦的太阳能,出售太阳能所得到的金钱,将捐赠给一个协助贫穷青年接受专业培育的机构
从圣经到弥撒礼仪,再到生命技术的培育,教友们积极性随之提高。课间,修女们更是带领大家跳舞唱歌,每个学员都笑容满面。1月10日课程最后的一天,学员们自编自演了学习期间练习的圣歌、舞蹈。
10月11日省内各堂区24名神父放下了繁忙的牧灵工作,聚集到教区培育中心,开始五天的避静。有两位神父因病未能参加。
1993年在郭印宫主教及教区神父们的倡导下开始了对修女的培育。
在他带领下,该中心于八三年在马尼拉南部的帕拉尼亚克市成立,神父在那里担任修院培育导师,并教授神学和灵修课程。他于八九年在罗马宗座慈幼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主修慈幼会灵修精神。
汤主教表示,学院有培育司铎和教徒的使命,教徒接受培育,当中不乏参与堂区、从事教育和社会服务的同学,让教友参与教会,对教会未来发展大有帮助。
由于附属机构大多是大修院,相关规范也必须把有关未来司铎及修会会士的培育区分开来。
如何培育他们?”准枢机俞兴植指出,这方面有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即最重要的是生活于天主圣言。“我们通常说,凡是生活于圣言的人就是基督徒,反之,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