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怀有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极端自私心态,对邻人、穷人的灾难疾苦,毫无同情怜悯和实际救助,能算是把心放好了吗?自己究竟在尽力帮助他人方面做了多少?各人皆心知肚明、十分清楚!
加辣修女生长在一个富裕、虔诚又关怀人群的家庭里。她的家人先後回应了上主的召叫,两个兄弟是司铎。此外,她的老师汉瑟尔(LuiseHansel)女士是皈依天主教会的诗人,为基督信仰的恒久孝爱作出生活见证。
教宗回忆说:“我参观遣使会传教士奥佩卡神父创建的友谊之城如同一个先知性的标记,在那里人们努力将劳动、尊严、对最贫穷人的关怀和对儿童的教育结合起来,一切都来自福音的启发。我在采石场为工人们祈祷。
病人需要「支持、关怀和爱」,他们的家属也需要「安慰与关心」。耶稣在黑暗时刻带来光明,在沮丧之中送上希望。
加马莱里向本新闻网表示:“在这本中有一些多次出现的重大主题,第一个与教宗方济各那句名言相关,就是‘我多么希望教会是个贫穷和为穷人服务的教会啊!’
善良的撒玛利亚人以无条件的爱战胜了民族主义和偏见,在这种爱与关怀的关系中,没有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的区别,只有两个人:一个需要帮助,另一个提供了帮助。
这正是耶稣在纳匝肋会堂向我们启示的:他被派到穷人面前——我们所有人都有所欠缺——让匮乏的人获得自由。
此外,也成立了爱德服务部,前身是教宗赈济所,如此一来,这个部会在圣座内担任更重要的角色:“爱德服务部,也称教宗赈济所,是爱德的特别表达,以穷人、脆弱者和受排斥者为选项,在世界任何地方,以罗马教宗的名义向他们实施救济和援助工作
我除了向他们保证我的关怀和热切祈祷之外,我也邀请全教会同样为他们祈祷,为了这个国家的好处,深切盼望找到和平解决的办法”。
此外,教宗赈济所的公告还提及,当天有一个愿意与穷人分享冰激林的工厂提供了2万份冰激淋,分发到罗马的接待中心和穷人食堂。另外有1300份冰激淋送到了教宗岩的「更好世界」接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