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爱的父,你是伟大的造物主,你是生命的主宰,今天我们敬爱的金主教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完成了你所交托给他的使命,祈求你赦免他在世时的罪罚,带领他的灵魂进入你的怀抱,永享你的福乐。
我求天主拿走我的坏习惯,天主说:不,不是我拿走,而是你要舍弃。我求天主使我残缺的孩子健全,天主说:不,他的灵魂是健全的,身体只是暂时的。
来陪伴我,扶持我……主会告诉你: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在一起;你不要惊惶,因为我是你的天主;我必坚固你,协助你,用我胜利的右手扶持你。
你是我的绊脚石。」教宗在他的著作《纳匝肋人耶稣》中写着:「上主教导说:门徒的道路就是跟随他,走在被钉十字架者之后。
两条新诫命,一个警告:你可以服侍,但你们由我派遣。你们不能大过我。耶稣明确表示:没有仆人大过主人的,也没有奉使的大过派遣他的。这是质朴而真实的谦卑,不是虚假的谦卑。
新年的第一天,86岁的罗时洁(玛利亚)奶奶,独自一个人来到教堂。
教宗在当天的要理讲授中开始讲解福音中的慈悲,强调每一个人虽有自己的困窘,但基督的爱与宽恕永不枯竭。教宗从福音中耶稣在世的5个重要行动谈天主慈悲:耶稣会晤人群、宣讲福音、治癒病患、走近弱小、宽恕罪人。
面对每一种情况的独特性,光遵循制度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分辨力,关注每一个人。
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原本是外邦人,他应该先成为犹太人,再变成基督徒」。由外邦归化的基督徒不明白这一点,心想:「我们难道是次等的基督徒?不能直接从外邦文化进入基督信仰吗?」
教宗解释,大圣若瑟乃是为父亲的好榜样,玛窦和路加两位福音的作者都描述他不是耶稣的生父,而是耶稣的养父(参阅:玛一16;路三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