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那年,她加入了爱尔兰修女团,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传教,在那儿她取了“德肋撒”这个教名。她在加尔各答的一所教会中学执教17年,人们称她为“德肋撒嬷嬷”。 38岁那年,她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梵蒂冈内,我不允许不符合这一要求的工作存在:拒绝黑工,不玩诡计。教宗感谢每位职员所做的工作,他们每天努力完成并善尽自己的职责,即使有时身体不舒服或忙於家务。梵蒂冈是个小团体,工作人员不足3千人。
克林顿总统的夫人希拉里·克林顿率美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加尔各答举行的德肋撒修女的葬礼。希拉里·克林顿曾经两次会晤过诺贝尔奖获得者、天主教修女德肋撒。
教宗指出,圣女加大利纳生活在14世纪一个受磨难的年代,她却照亮了这个为教会生活和意大利及欧洲整个社会结构都处在紧要关头的时期。
教会应从白冷和纳匝肋再次启程,重新注视“世界故意忽视的事物”,包括地理和存在的边缘,并且恢复“分辨和评估要紧事物的能力”,学习大圣若瑟“重视别人丢弃的东西”。
印度加尔各答仁爱会创始人德肋撒修女,深受印度、阿尔巴尼亚和世界各民族、各宗教信仰的人们爱戴。
德肋撒对于印度这个远在天边的神秘国度,心向往之,就是因为这个时候受到这位神父的启示。德肋撒救济院天主教认可的慈善机构德肋撒决心做修女,家庭原先并不赞成,但是后来见到她意志坚定,还是随她去了。
两年前,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被册封为圣人。教宗方济各称她为穷人的母亲和慷慨分施天主慈悲的人。9月4日是加尔各答德肋撒修女被册封为圣人两周年纪念日。
圣培肋根,意大利弗尔里人(1260-1345),由圣父本笃十三于1726年册封为圣,并为癌症病患的主保。他原是弗尔里城一位活跃反对教宗政策的青年人。
教宗方济各9月29日在比利时博杜安国王体育场主持弥撒,册封可敬者天主的婢女耶稣的亚纳(AnadeJesús)为真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