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巷天主堂建于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0年),清朝禁教时期,曾作为耶稣会士避难之地。1840年,作为罗伯济署理主教府,接待了首批重返江南的耶稣会士,使金家巷成为江南传教史的重要见证。
霍勒利希总主教执行教宗委托的使命,刚从移民避难的希腊莱斯沃斯岛返回。他强调,在欧洲的教会,包括教区和教会运动组织该当透过“人道走廊”接纳这些移民。
许多幸存者到学校和堂区避难。昨天,我在堂区看到30个家庭,得知他们的房屋已不存在了”。若瑟神父表示,他查看了许多地区,有很多圣堂也遭到摧毁。危急情况依然存在,为了挽救生命,人们爬上房屋屋顶。
1527年5月6日,正是在这个地方,147名瑞士卫兵在罗马浩劫期间为了捍卫教宗克莱孟七世、保护教宗逃到天使古堡避难,因而英勇捐躯。
九月间敌攻垣曲附近村庄,妇女多到该堂避难。敌人到时,迫令胡神父逐妇女出堂以供奸淫,神父不允。敌寇愤恨之余,竟将该神父胡永生以枪击毙等情。谨电转报。伏祈鉴核。
徐州西关天主堂、青年路天主堂等,在国家危难、同胞受苦之际,打开堂门,让众多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徐州百姓和其他地区逃难来的人们,在教堂避难。教友们和神父们为难民提供多种帮助,大家相互安慰鼓励,共度难关。
重建希望「一名妇女告诉我,她亲眼目睹自己的住家在20分钟内完全烧毁,只剩一间避难小屋,她跟她丈夫现在住在那里。对他们来说,每天早晨醒过来时,举目所见都是断垣残壁,令他们深感痛苦。」
当时激进分子的注意力已转向杀叙利亚军队人员,因此有两名军队的士兵逃至阿萨夫家中避难。两名士兵藏匿在家中这件事让阿萨夫意识到他们可能会被杀,阿萨夫希望儿子能从家里逃出去。
这5年来共有30多万人丧生,600万人成为国内流民,400万人前往周边国家避难,例如:约旦、土耳其,特别是黎巴嫩。
我们必须与上主分享这一切,「向祂倾诉每一件事」,因为祂希望我们能在「生命意外的浪涛中」找到避难之地、安慰和支持。门徒们叫醒耶稣,向祂求救,这是我们应当效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