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弗雷姆是教会的执事,也是一位诗人,他逃亡到这里后,便致力于讲道、讲解圣经、带领教友祈祷。他的著作以讲道、注解圣经为主,又写了大约450首赞颂的诗歌,其中有很多翻译成多种语言。
教宗方济各在讲话中首先谈到难民的逃难旅程,指出他们经过了艰难、劳累甚至暴力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意大利南部的兰佩杜萨岛或其他登陆点,而罗马是这段逃亡旅程的第二站。
圣母玛利亚时常为贫困和低层的人祈求,因为她在世时也经历过贫困,如在白冷受到的屈辱“找不到客栈而在马槽生下儿子”、黑落德王的迫害、逃亡埃及和陪伴圣子在十字架下受苦。
这也是圣母为我们信德旅程的保证人:她走过了尘世的痛苦、怀疑、贫困、逃亡、苦难——最终却被接到天上。这意味着我们也可以!只要我们如她一样“信了上主传于我们的话必定要成就”。
2007年读了《读四福音有感》其中一段的叙述是:据说圣家在逃亡埃及时,途中险遭强盗抢劫,强盗中有一名就是后来耶稣受难被钉十字架,在他右边那十字架上的达斯玛(Dasman)。
二、梅瑟的逃亡与米德杨生活问7:梅瑟为何逃出埃及?答:他看到一个埃及人打希伯来人,就将埃及人打死。后来他害怕事情败露,于是逃往米德杨。问8:梅瑟在米德杨遇到了谁?
在阿累那教堂众多的壁画中,最著名的四幅是:《金门之会》、《逃亡埃及》、《犹大之吻》和《哀悼基督》,后两幅是乔托最有名的杰作。1334年6月,乔托设计了佛罗伦萨大教堂的钟楼,并为此楼设计了部分浮雕。
在纳匝肋圣家被迫逃亡埃及的不幸经验中,我们能隐约见到所有的移民,尤其是难民、流亡者、国家内部的迁徙者及那些遭受迫害者、他们的痛苦处境。
在纳匝肋圣家被迫逃亡埃及的不幸经验中,我们能隐约见到所有的移民,尤其是难民、流亡者、国家内部的迁徙者及那些遭受迫害者、他们的痛苦处境。
数以百计的伊拉克基督教家庭长途跋涉数百公里,忍受高温天气穿越边境,寻求安全庇护拿着圣战旗帜的ISIS激进分子,在城市里拆教堂、烧毁文献,大肆破坏,甚至下通牒要基督徒改信伊斯兰教、缴罚款,否则格杀勿论,约10万名惊慌民众连夜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