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诺会安神父卅七年前在日月潭畔打造「圣爱营地」,并购两艘营业船与廿三只独木舟,为台湾家庭和青年提供多元化水上活动。
父亲出生在上海西郊一贫民家庭,自幼生活困苦,父亲的姑父见其机灵聪颖,送他到上海徐家汇就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51年,巴西海滨城市特雷斯贫民区里有个酷爱足球的11岁小男孩儿,买不起足球,却成天把塑料盒、汽水瓶和椰子壳当“足球”来踢。他执著灵活的身影引起一个人的关注,那人慷慨地送给他一个足球。
1860年4月12日,六位圣嘉诺撒玛大肋纳的追随者抵港传教,初期开办贫民学校及免费所,并透过育婴院收留孤儿。十九世纪末起,修女相继在澳门、中国内地和印度等亚洲地区服务。
(九)耶稣对医药健康的贡献在古罗马时代,医院只为士兵等人而设,一般大众与贫民无处可去,很多病人甚至被逐出家门,孤单地等死。
参观高隆巴修会安神父为贫民开办的缝纫店 在马不停蹄地参观之际,我们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同一的问题,如何办好自己的教会?
答:当地的总主教告诉我,情况较过去有所好转:有些人已经租到房子,一套房子根据其空间大小,或许由两个或三个家庭同住;有些人在营地找到了避难所;还有些人依然在漂泊,尤其是库尔德斯坦北部地区,那里的住房较为紧缺
本笃十六世2006年5月28日来到奥斯威辛1号和比克瑙,即奥斯威辛2号营地,并发表了一篇动人的讲话,但不是弥撒讲道。教宗方济各则表示,他在那个机会上不会发表讲话,只是默哀流泪。
作为一个地道、纯粹的江南墨面(底层贫民)渔民基督徒的后裔,在一个类似苏州地区灵修中心的乡村宁静之地,我有幸结识了姜原来老师,深感相识恨晚。他分享的认识和作品,让我对华人基督徒精神史产生了颠覆性的认知。
谈到堂区保存历史的重要,参加讲座的圣安德肋堂信徒陈婉贞对本报说,堂区历史也是社区基层人士的历史,以调景岭为例,当中见证圣母圣心会对贫民的牧养,然而,堂区少有机会恆常整理这些传教经验,教会历史研究工作则有助保存这些社区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