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祖的事件上,贪婪是违命的根由,而在基督的事件上,捐弃是服从的出发点。创3:6节,对话已经结束,但叙述继续下去。女人信了蛇的话这一点,作者觉得没有明说的必要。
(见路加福音19章)因着人不再贪婪和自私,那么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及人与自己的关系将会随着人的改变而变得越来越和谐。
圣奥斯定谈到两点诱惑:一个是足以使人变得贪婪的财富,另一个是虚荣心。他说:‘当主教或神父为自己利用羊群时,他就不再是为子民服务的主教或神父,而从子民身上索取的主教或神父。
教宗方济各和巴尔多禄茂宗主教忧心地表示,今日世界呈现一种非常不同的情况:破坏世界微妙与平衡的生态系统的趋势、操纵和控制地球有限资源的永不满足的欲望、从市场获得无限利润的贪婪,模糊了我们做天主合作者的圣召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选择牺牲而不是欲求,分享而不是贪婪,以及为所有创造物的共同利益服务而不是便利。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真正在看似绝望的情况下成为希望的门徒。
最后是我们共同家园的十字架,「自私、贪婪和权势使我们蒙蔽双眼,导致大地严重枯竭」。
主教团在年初发布的“关怀环境生态”牧函中指出:“长期以来,因着人的傲慢、骄奢、贪婪及私欲妄用了天主的恩赐,破坏污染了天主所创造的自然大地,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危机,这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罪过;其后果世人是无一能够幸免的
但人类的贪婪与欲望,促使过分利用与浪费这些资源,让生灵涂炭。天主创造万物,足够满足人类的需求,但却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念。
经上说:贪婪的人,终日贪婪;正义的人,广施不吝。(箴21:26)面对别人的恳求,不要拒绝。能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迟疑。即使他们都辜负了你,你在天上的父,也会给予你百倍的报偿,因为他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无偿的爱使人摆脱贪婪和操控教宗屡次吁请众人“在关系、方法和目标上落实那种无偿的精神”,因为“正是无偿的爱使所有人成为仆人,没有主人。大家彼此相爱,承认每个人的尊严,没有一个人被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