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言之,教会拥有两个图像:一个是福传的教会,也就是走出自我的教会,这个教会是圣言的宣讲者与灵性的聆听者,为的是把自己给予与分享;另一个图像是俗化的教会,这个类型的教会只为自己而活,在自己内、向着自己、围绕着自己而自私地生活
圣座在俗教友委员会主席斯坦尼斯瓦夫·里尔科枢机主教在向教宗致词时表示:“在这忘记天主、信仰无精打采的世代,我们感到迫切需要新一代充满信仰热火和喜悦的基督信徒,他们拥有充沛的传教精神,能够勇敢地逆时代俗化潮流而上
卡斯珀呼吁教会团体把合一运动的成果带到堂区及其它团体,各宗派亦能够在世俗化而贯于基督宗教道德价值观的社会内,共同为信仰作证,“用同一把声音说话”。
“今天,在许多国家的俗化社会中,现代的父母大多没有接受过基督信仰和活跃的信德培育,而祖父母们则能向他们的孙辈传授信仰”。“他们在向儿童和青年灌输信仰上是不可或缺的媒介。
在当今时代,教会奉献生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难:奉献圣召短缺,奉献生活俗化,奉献精神低迷,奉献神恩模糊不清,奉献生活者的使命、见证匮乏,严重影响教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及基督福音的广扬。
谈到在社会宣讲,孟神父称香港受俗化影响,也是个宗教多元社会,宣讲基督更须要具备宗教交谈的思维,而学术训练也日益重要,今天许多教徒都受过良好教育,他们对神父有一定期望。
一.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谷一,15) 让我们善度四旬封斋期,诚心悔过,特别在俗化的世界潮流中,不随波逐流,而努力使基督的爱来改变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缺失过犯。
现今,无论如何,我们事实上已经离弃了艺术,他说道,解释了最近基督徒的后代大多数选择了脱离通俗文化而创造了我们自己的亚文化为了促进积极价值并避免俗化世界的糜烂影响。
(见《圣事论新编》pp90-91)因此,神圣的弥撒圣祭不可以随便如此被俗化,这是我们与基督一起做神圣的祭献。
当然﹐西方对新福传有着迫切需要﹐因为在世俗化主导下所造成精神荒漠、天主被遮蔽﹐已经非常严重。而在传递信仰方面﹐年轻教会确实能带动热情﹐光是在非洲就有27万要理教员。